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5 道试题
1 . 以下这组揭帖画(“羊货归豚图”“打鬼烧书图”“舟扇齐心图”“猪羊归化图”)选自1891年出版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本画册,该组揭帖画(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是民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回应
C.借助传统文化表明了民族立场D.揭示了现代化探索失败的根源
2 . 董仲舒言道:“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汉初因“无为而治”.固守旧法而不知“更化”,内外之乱得不到有效治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     
A.汉承秦制的弊端较突出B.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强大
C.调整治国理念的必要性D.儒学自身发展遭遇瓶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陶寺遗址早期出土五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葬群 墓主的身份明显很高贵。陶寺城址已具备统一性的规划、较为完善的布局和功能的分区、重要的大型夯土建筑和宫殿类的建筑等。同时,在陶寺宫殿区外围发现了面积近13万平方米的宫城城垣,更是“筑城以卫君”。这表明(     
A.当时私有制开始产生B.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
C.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D.王权独尊现象很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也孙铁木儿皇帝(元朝泰定帝)1324年颁给西藏昌都类乌齐寺僧众的谕旨,就历数成吉思汗、窝阔台皇帝、薛禅皇帝等历任皇帝所颁谕旨,强调在该寺院使臣不得下榻,不得向他们(寺院)索取铺马、祇应,不得征收地税、商税等,即使到了元朝末年的1362年,元朝已经面临着多路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元顺帝还向朵甘思宣慰使司所辖的昌都一带发出任命招讨司招讨使的谕旨。元朝针对西藏地区发出的诸多谕旨表明(     
A.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政策B.已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和治理
C.西藏地区的寺院经济发达D.西藏地区宗教与世俗矛盾突出
5 . 1954年4月,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讨论了两国关系问题,同年6月,双方分别在北京和伦敦发表了中英关于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2年3月,中英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关系升格为大使级。中国积极推动中英关系发展意在(     
A.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B.为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谋助力
C.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在国际形势波动中掌握住主动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酒和茶,是宋代饮食结构中的两个重要支柱,酒店茶坊是这两种饮料商品销售的重要的社会渠道,它们十分广泛地联系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而形成了当时商业市场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富表现力的所在。据此可知,宋代酒店茶坊(     
A.是社会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B.是城市的商业贸易中心
C.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
7 . 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曾经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中国革命进程与建设成就的诗词、根据他创作的诗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沾名学霸王”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A.②④①③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复生平大事记

1854年严复出生于今福建省侯官县中医世家,后因为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放弃科举“正途”,于1867年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毕业。

1877年赴英国学习海军,系统的接受西学教育,1879年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1880年回国后任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正教习”,1890年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主张变法维新,抗击外来侵略。1897年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光绪帝命严复来京觐见,阐述变法主张,撰《上光绪皇帝万言书》。

1901年应邀请赴天津主开平矿务局事,任该局总办。1902年赴北京任京师大学堂附设译书局总办,先后翻译了《国富论》《论法的精神》等西方经典著作。1905年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任复旦公学校长。

1909年被派充为宪政编查馆二等咨议官、福建省顾问官,1910年任资政院议员。

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严复担任首任校长。

1915年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员,列名为筹安会的发起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严复避祸于天津。1921年严复在福州逝世,终年67岁。

——根据冯保善《严复传》等整理

从上述严复生平经历中提取两条及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09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晚明的全国性市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时期(       

①区域性长途贸易兴盛             ②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粮荒
③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④白银大量流入成为主要货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09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针对当时国家限制消费的问题,1954年陈云谈道:“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可知,当时限制消费旨在(     
A.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积累资金B.防止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纠正经济发展中的冒进倾向
2024-04-07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