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9 道试题
22-23高一下·湖北恩施·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为甘肃敦煌莫高窟323属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及其简介。   
据此判断,该壁画(       
A.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B.说明佛教在初唐传入西域
C.折射出唐代西北地区市民文化的独特性
D.兼具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以及对我国古代碑碣刻石的收集、著录与研究,称作金石学。这一专门之学创建于宋,在宋朝之前,历史上虽然也有关于前人对金石文献进行研究的记载,不过,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毕竟是一鳞半爪,并不成系统,因而也就不能称其为“学”。……金石学发展至清代,呈现出复兴进而繁荣的景象。随着金石学研究成果的日益增多、范围的不断扩大,在金石学自身渐趋科学的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金石文献脱离附庸于史部目录类的地位而独立成为史部的一个子目,且再细分子目……此外,随着金石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新史料意识全面觉醒,学者们在利用金石证史方法研究历史的同时又对这一方法进行思考和总结,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已指日可待。

——据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王雪玲《论清代金石学的学术自觉与理论价值》整编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辉煌发展和总结时期,到晚清,由于西洋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贫穷落后的精神刺激,促使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总结、反思,由经学的汉、宋之争,进而展开今、古文经之争,进而展开更广泛的诸子研究……科举制度的废除,表明即使在官方程朱理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也已不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随着三大考古发现的真谛被逐渐揭示出来,金石学有可能因其研究领域扩大、研究对象深化而步入近代考古学。晚清社会是一个“千古未有之奇变”的社会,学术思想因之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史学向新史学演进,金石学向考古学演进,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刘毅《从金石学到考古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石学在宋代成为专门之学的原因,概况金石学在清代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金石学向考古学演进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南京博物馆收藏的殷墟甲骨文共有3000余片,经古文字专家辨认考证,上面所记载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这表明(       
A.出土文物可以用来检验传世文献的可信度
B.传世文献在史料价值上远高于出土文物
C.对商王世系的研究考古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D.出土文物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4 . 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主要表明(  )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主观因素制约史料价值
C.历史需求影响历史记忆D.一手史料往往并不可靠
5 . 关于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毛泽东只记得是“放暑假,天很热”,董必武则认定是7月,但并不清楚具体时间。学者邵维正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查阅共产国际的俄文档案及当时的报刊杂志,考证出大会开幕于1921年7月23日。由此可见(       
A.个人回忆的史料价值不高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
C.探寻历史真相需多元互证D.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接近历史真相
6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7 . 《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
地区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1919年夏秋以后。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表中的现象,最合理的是( )
A.南方社会比北方更加保守B.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D.《新青年》主流价值发生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是南阳汉画像石《投壶》(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画面中间两个人正在投壶喝酒,左边的人眼皮下垂给人以昏沉之感;右边的人眼睛圆睁,精神正足。从两个人面部的刻画来看,两个人的正侧面都存在于同一张脸上。该作品反映了(     
A.时代特征影响绘画特色B.古代艺术与现代主义的融合
C.艺术创作源于丰富想象D.史料价值与艺术审美的统一
2023-05-07更新 | 50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唐代周昉绘制的《簪花仕女图》。画中描绘了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该作品体现了(       
A.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唐代宫廷贵族妇女生活奢靡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3-01-06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前往内地传救:同时,列强政府为加紧侵略大量任用熟悉中国情况的传教士。西方商人为利用传教士刺探经济情报,也对其进行资助。以丁韪良为代表的一部分传教士企图靠影响中国上层来传播基督教。1872年,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外国报刊《中西闻见录》。该报从创刊至18758月停刊,共36期,主要用于免费赠送给北京的政府官员。其内容主要与近代科技相关,同时也有大量的国际国内新闻报道。该报虽然发行时间短,发行量也不大,但流传范围很广,影响颇为可观。

材料二   在《中西闻见录》的49篇有关中国的报道中,中国被刻画成一个“病者”形象,而这个“病者”也是一个彻底分裂的“两面派”:一方面,中国是一个贫穷,迁腐、不擅创新、连守旧制的落后者: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的一小部分人已经开始承认这个国家处在病态当中的事实,并着手寻医问道,为了让国家摆脱落后挨打的现状而不断地奔波着、努力着。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世培《《中西闻见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闻见录》创办的背景,并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小部分人“寻医问道”代表的历史事件,并对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