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2022-06-16更新 | 8524次组卷 | 60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天立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黑色粗箭头代表外交事业发展的总方向。关于对这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 F1可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典型代表
② F2可用“美国敌视新中国”作为典型代表
③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领域遇到的阻力和动力是相等的
④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外交领域遭遇重重阻力,但总趋势却是前进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 . 下面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从图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国家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但北方优势明显
③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④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②
4 . 下图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完全沦为西方殖民地B.中国贸易自主权开始丧失
C.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 .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示意图”。对该折线图中的高点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C.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D.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6 .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施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分析此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进行了那些政治探索?
(4)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
2021-08-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18次组卷 | 7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