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3 道试题
1 . 明朝锦衣卫缉拿嫌犯,必须从刑部领取“架贴”,从督察院拿到“批文”,才可逮捕。但实际情况是三法司(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皆无权干涉锦衣卫办案。理应由三法司审讯拟罪的犯人,也可直接被厂卫审讯处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方权力的弱化B.君主专制的强化
C.监察制度的完善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3-12-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2 . 以下表格列出的是唐宋时期主要省份公共工程数目表。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3211322418442029
北宋127252043861845
金以及同时期的南宋42144741853663
A.生产工具的发展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经济重心的变迁D.国家政局的变动
2023-1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杜牧在写给侄子的《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说:“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反映出唐朝(   )
A.崇文抑武观念盛行B.中央官制重大变革
C.门阀势力逐渐衰弱D.科举推动尚学风气
2023-12-2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节用而爱人”“藏富于民”,老子提出“爱国治民”的主张,墨家主张“节用利民”,法家主张“政之所行,在顺民心”。这些主张(   )
A.彰显了诸子思想的融会贯通B.反映了民本思想的主流地位
C.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诉求D.解决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局面
5 . 龙山文化遗址中的陶寺墓地,大型墓和中型墓集中分布在墓地中部,而墓地北部则密集分布着大量简陋的小墓。大型墓随葬品十分丰富,有成组的日用陶器、玉、石、骨、蚌饰品等,中型墓随葬品一般有一两件彩绘陶器和彩绘木器,或精美玉器等,小型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阶级分化日益显著B.礼乐制度较为完善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青铜铸造不断发展
2023-12-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在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及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的作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创造了有利的阶级基础,再加上在此前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及其影响,中国民众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对西方列强的普遍失望与拒斥心理,服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鼓动,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张海鹏主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一、第二、第三个方案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方案的实践结果。
(3)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实践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走向实践后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始终是以变体的家长制形态出现的,也就是“家天下”的变体。当时由于小农经济无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国家的权力机构往往并不深入到乡村社会,而是止于县政;在乡村社会通过“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利用乡村自治组织力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家”的认同自然而然地延伸为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治国和治家的规则是通用的,“三纲五常”既界定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又规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而专制皇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而往往借助乡村社会内生的伦理教化来实现在乡村的统治,而不仅仅是借助“横暴的权力”。

——摘编自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

材料二 “国家观”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民众、统治阶级对国家的认识与归属感。鸦片战争前对于国人来说,并没有一个完整成型的“国家观”概念。近代以来,战争敲开了禁闭已久的国门,也带来了新思想、新理论,国人的近代国家观念开始逐渐萌发并传播。有识之士并没有沉浸在国将不国的悲痛中,而是积极唤醒国人。梁启超在《时务报》中表述了自己的民权和主权意识,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官员也开始接受并运用“国家主权平等原则”这一国际法内容。1898—1912年是清政府大厦终倾、中华民国日出东方的时期,是近代化的新型国家在废墟上建立的时期。随着中华民国建立,新生政权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中国的疆界,明确了国家主权,意味着我国在形式上已经转变为一个近代国家。

——摘编自秦磊《中国近代国家观的形成与发展:1898—19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政治统治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8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在江西专门做过十几次系统调查,其中以“调查”命名的著作就有《寻乌调查》《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多次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些调查工作有利于(   )
A.凝聚抗战力量B.纠正右倾错误
C.开展民主革命D.缓和国共关系
9 . 1924——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力量表现在(   )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废除了英美等国在华特权
10 .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