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叶,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主要农具类型比较齐备,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如水转连磨在宋元两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南方的水碓既被用于运碓成米、转磨成面,还广泛被用于引水灌溉稻田。在畜力缺乏的地区,还出现了“代耕法”,以耕架代犁,“一人一手之力足敌二牛”。长江三角洲和岭南一带,蚕桑业特别发达。棉花的种植遍布天下。据称,松江200万亩耕地“大半植棉”。烟草自东南亚传入后,很快推广,至明末“北土亦多种之”。

材料二   据记载,嘉定城乡各地,“民间机杼之声相闻也”“昼夜纺织,公私诸费皆赖之”。在松嘉棉织区不仅有以织布为业的机户,也有专门从事棉布加工的轧花业与弹花业,还有专门从事棉布加工的浆染业和踹布业,以及棉布再制品行业,如松江的暑袜业……当时从事个体经营的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染匠、窑匠、石匠、弹花匠等,被称为“百工杂作”。此外,雇工大量出现。如万历年间,分散在苏州“机坊”和“染坊”里的织工和染工就各有数千人。景德镇的制瓷业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各地的矿工也随着民营矿业的发展,人数也日益增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2 . 辛亥革命期间,上海成立51个妇女社团.她们提出要像男子一般,尽国民天职.享国民权利,争做“女国民”。这种现象反映了(       
A.女性社会参与意识增强B.女性地位普遍提高
C.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2024-03-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历史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灌溉技术使农业生产力极大提升,既有生产关系成为桎梏,公田抛荒、私田大量开垦的制度性矛盾大量出现。承认土地实际控制、废除使用限制、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名田制等改革出现,引致土地私有化,支撑稳定的农业生产进而成为增强国家实力和实现军事扩张的基础。土地由封建领主世袭转向新型的封建地主私有。

——摘编自张秀智等《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逻辑》

材料二   19927月,邓小平重申:“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也一样,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变革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农业“两个飞跃”的共同目标及各阶段目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1957年中国举办的重要经济贸易展览会简表

名称

地点

时间

概况

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

北京

195447

展出王崇伦创造的万能工具胎等,观众有36.4万人

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展览会

北京

195411

展品有农具、竹藤柳草编织、特种工艺等六大类,共计2000多种

西藏第一次国产商品展览会

拉萨

19563

展览出4000多种国产商品,接待了观众3.7万人

日用工业品质量展览会

北京

19567

参观的人数达19万,参观者向展览会提出了5000多条意见

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

广州

195611月至19571

展出4.9万多件展品,接待了95万国内观众,同外商达成2000万英镑的交易

——摘编自夏松涛、强蓓《新中国展览业的肇始、成就及其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意义。
2024-03-2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560年,由于辽东地区的粮食储备短缺,明廷暂时准许渤海湾进行海运,渤海沿岸的商业随之发展起来。粮食短缺一旦得到缓解,明廷就再次禁止海运。这反映出明朝(     

A.依赖内陆运输来获取高额利润B.竭力稳定传统农耕经济秩序
C.适时调整海禁政策以维护统治D.保障了朝贡贸易的规范进行
2024-03-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宋代,住宿和餐饮业综合发展已成为一大趋势。江西鄱阳士人林子安于“绍兴三十二年秋,入州赴举。行半程,饭旅店”,西京留台之子李宗鲁“行次任村逆旅,方就食”。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总量急剧增长B.社会局面和谐稳定
C.市民生活日益丰富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2024-03-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唐朝时期的绘画题材以释道人物画为主,但至五代时期,绘画题材则转变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多种题材并驾齐驱。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社会现实B.儒学正统地位的消亡
C.包容开放的思想潮流D.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2024-03-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周礼涉及的范围极广,国家制度,社会的道德规范,封国之间的朝觐、聘问、交接、来往等礼节,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活动等,都需要通过“礼”来规范调节。“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家,安定社稷。”周代重“礼”主要是为了(     

A.打破血缘界限B.教育贵族子弟C.维护社会秩序D.维护中央集权
2024-03-2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便对华实行全面禁运,中美贸易冻结。1969年,美国在对华贸易上开始解禁,允许中美非战略物资的贸易。这一变化表明(     
A.美国急于与新中国建交B.中国重返联合国时机成熟
C.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失败D.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
10 . 有学者研究认为,把苏维埃的革命模式照搬到中国来,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远达不到俄国的水平,中心城市产业工人的数量和组织远不足以发动像俄国革命那样的群众性暴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群众性暴动不适合当时的中国B.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必然性
C.中国革命不宜借鉴苏维埃经验D.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远低于俄国
2024-03-23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