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人张燮记载:“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用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据统计,1571年至1644年的74年间,西班牙由菲律宾输入中国的白银约4240万两,同一时期西班牙输入中国的白银约为明朝白银开采量的3倍。上述现象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表述有误的是(     
A.促进了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B.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和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2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05次组卷 | 5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70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们长期认为汉武帝尊崇儒术与“罢黜百家”相辅相成,但《史记》中并无这一记载:《汉书·艺文志》明确表示,诸子属“六经之支与流裔”,不在罢黜之列;现代学者吕思勉亦称:“安得谓一经汉武之表章罢黜,而百家之学,遂微不足道邪?”这有助于解释(     
A.大一统封建帝国统一思想的必然性B.诸子百家思想走向消亡的不利影响
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意义D.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
5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
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7 . 下表是明清时期农作物的有关记载。由此可见,当时农作物的引种和推广(       

记载

出处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人百越,古因此名。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清)张师古《三农记》
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玉米),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嘉庆)《汉中府志》
A.妥善地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B.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境遇
C.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D.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     
A.宋代冗官问题被解决B.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不复存在
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财政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23-06-17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太行山西侧)。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栗,其富甚于新安。

——摘自明谢肇潮《五杂俎》

材料二   乾隆27年(1762年)214日上谕表彰:所有两淮商众,承办差务,皆能踊跃急公,宜沛特恩,以示奖励。清政府档案统计徽州歙县人鲍志道任两淮总盐商二十多年间,先后捐纳”2000万两白银与12万石粮食(约合1440万斤)。乾隆感慨富哉商乎,朕不及也

咸丰二年(1852年)二月至三年正月止,《为遵旨报上捐输情形奏折》记载:绅商士民捐输银数,则山西、陕西、四川三省为最多。山西共计捐银一百五十九万九千三百余两。            

——摘自《中国古代史》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作者主要从哪些视角记载了商帮的信息。
(2)指出材料二中朝廷对徽、晋商人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晋商帮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38次组卷 | 109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