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部分文献对宋代经济活动的记载。它们集中反映出宋代(     
文献记载
吕陶《奏为官场买茶亏损园户致有词诉喧闹事状》据九陇县税户党元吉等状称,自来相承山坝茶园等业,每年春冬,雇召人工筹划,至立夏并小满时节,又雇召人工,趁时采造茶货
洪迈《夷坚志》临川市民王明,居屋间贩易,赀蓄微丰,买城西空地为深因。雇健仆吴六种植培灌,又以其余者俾鬻之,受直岁,绍兴辛亥,力辞去,留之不可,王殊恨恨
陈舜俞《都官集》熙宁七年(1074年)大早,井泉竭,山中担湖水浇(果)树,有一家费十万钱雇人者
A.小农经济出现衰退B.雇佣劳动日益普及
C.社会经济活力增强D.地方治安秩序紊乱
2 . 烟草在明末传入赣南,至康熙时“膏腴之田,半为烟土”。《瑞金县志》记载,当地“缘乡比户往往以种烟为务……至城郭乡村开制烟厂不下数百处,每厂五六十人,皆自闽粤来”。这些烟厂内“制熟烟必得茶油为用,曝其(兰花)花粉入烟,名兰花烟”。由此可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农业的多种经营扩大化
3 . 《国语·鲁语》记载:“天子及诸侯合民事于外朝,合神事于内朝。”至汉武帝时,为打压丞相,任用内侍亲近之人组成内朝,使其总理朝政,参决政事。内外朝制度的推行(     
A.延续了先秦制度的传统B.强化了君权神授的观念
C.给予了外戚干政的机会D.解决了朝臣擅权的问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清时期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就有21次。史料记载: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上述史料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
2023-12-24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5 . 商朝末年,帝辛(纣王)率军征伐东夷,其间经过商丘并进行了占卜,卜辞上说:“壬寅王卜在商贞于亳。”在有关这场战争的甲骨文卜辞中,商王东征行进的顺序和需要到达的时间与传世文献对此事的记载完全相符。这反映出甲骨文(     
A.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B.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C.记载内容全面而详细D.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2023-03-24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A.积极开疆扩土B.宣扬“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D.重申“华夷之辨”
2023-04-09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     

史书

经济活动

《汉书·伍被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

《盐铁论·力耕》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贯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

《汉书·食货志》

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时期的乡里豪民在秦汉文献中,多有““豪民”“豪强”“巨姓豪强”“兼并之家”等记载,活动范围主要在乡里,故称之为“乡里豪民”。

◆乡里豪民的主要构成

一是六国贵族。秦统一六国后,虽然统治者以各种形式抑制其势力的发展,但他们仍得以残存和潜伏下来。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他们蜂拥而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西汉政权巩固后,虽然进行了消除异姓王的斗争,但六国势力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役财骄溢,或至兼并,甚至武断乡曲。

二是兼并之家。自战国以来……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经济、政治或宗法势力兼并土地,渐至豪富……至东汉时期,许多乡里豪民已拥有大批徒附、部曲,在其羽翼下已汇集了一股与中央集权背道而驰的离心力量。

三是富商大贾。秦汉时期出现了“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局面。西汉中叶以后,富商大贾拥资雄厚,他们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不可胜数。

◆国家对乡里豪民的抑制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武帝元朔二年,“徙郡国豪杰及营三百另方以上者于茂陵”。

西汉统治者曾派酷吏对豪民严厉惩治。在酷吏摧折豪强的同时,武帝时还以刺史分刺各州,“六条问事”。六条中的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第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贿,割损政令”均涉及到乡里豪民。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均输平准、更钱造币都是抑制豪民的重要经济措施。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1)秦汉时期国家为什么对乡里豪民进行抑制?
(2)概括秦汉时期国家抑制乡里豪民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9 . 根据《隋书·地理志》对隋炀帝时全国190郡风俗的记载,谭其骧指出“当时被誉为尊儒重礼的,只有中原21郡和荆扬17郡共38郡,仅占全国190郡的五分之一,……长江流域尊儒重礼郡数已接近中原”。这反映了隋炀帝时期 (     
A.北方民众伦理观念的淡薄B.南方已是全国文化的重心
C.儒学发展呈现出地域差异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挑战
10 . 据《周礼》记载,周代设有“典妇功”,掌管“典丝”“典臬(掌管麻草及制作麻布的材料)”“内司服”“缝人”“染人”五个部门,且明文规定编制,如“缝人”部门中相当于工头的“奄”为2名,“女御”8名,有技术的“女工”80名,干粗活的“奚”30名。这一记载反映了周代(     
A.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B.纺织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大
C.重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D.手工业已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