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区
A.地域文化特色B.主要生产形态C.血缘关系亲疏D.社会文明程度
2024-05-20更新 | 33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粮食作为国计民生的最基本物资,在唐朝的盛衰荣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建立之初。民生凋零、土地荒芜。为此,唐朝制定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各级官吏都可能因户口脱漏而被追责。地方官辖区内婚姻及户口增多者,予以嘉奖晋升,反之予以惩戒。《唐律》特别规定:“诸部内田畴荒芜者……一分笞三十……”。政府还不断缩短成丁为国家服役的年限。经过一系列政策调整,政府较好地实现了土地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结果“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频至半检……”。关中地区久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但随着社会发展。“关中之地不能充分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需通过隋唐运河调运各地粮食入关中。安史之乱后,从关中至整个黄河中下游“人坦断绝。千里箭条”。同时为成饭藩镇,唐朝军队扩张到了“兵额约九十九万。通计三户资一兵”的地步。这又导致了大量人民逃亡、匮户的频繁发生.朝廷只得将供应军粮的任务转向地方。“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蜴等,并于本路自供”。黄梁起义平定后,朝廷与淮南节度使闹翻。东南地区基本处于独立状尚,唐朝廷就只能重着关中的赋税苟延残喘。907年,唐亡。

——摘编自《唐朝粮食问题研究》等

材料二   唐天宝八年(749年)各道仓粮数(单位:万石)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土地与劳动力结合”的角度来说明唐朝前期是如何促进粮食生产的?
(2)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亡于粮食危机”,据上述材料加以说明。
2024-06-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距今五千余年的良渚遗址示意图,遗址面积100平方公里,遗址多达400余处,其核心良渚古城为三重结构。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     

A.黄河流域已进入文明社会B.最早的稻作农业出现
C.中华文明历史轴线的延伸D.邦国的神权色彩浓厚
2024-03-07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是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玉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长江下游地区(     

A.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B.玉器制作进入了萌芽和发展期
C.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D.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
5 . 玉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今陕西、山东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玉礼器。如图为二里头文化前后东亚地区玉璋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华南和中原地区(     

A.生产力发展水平接近B.形成相同的文化认同
C.已存在经济文化联系D.确立了政治隶属关系
2024-03-25更新 | 40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山东泰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A.政府放松海外贸易的限制B.东南地区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4-03-12更新 | 44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       

A.抑制了藩镇割据局面B.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D.促进了南北经济均衡
8 . 下图是宋元时期明州(今宁波)城市布局示意图。该图可说明此时期(     

A.政府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外贸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C.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D.外交机构已趋向专业化
2024-03-05更新 | 18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山东枣庄·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画的一幅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     
A.与民休息、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2024-03-31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

材料一:汉初,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张良建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他们还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诸侯有变,则可具百万之众,顺流而下,平定叛乱;即使不能平定叛乱,还可固守关中,“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后刘邦采纳娄敬、张良之策,从洛阳迁都关中。

材料二: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下图),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

西汉新旧函谷关示意图

——摘编自胡方《汉唐时期长安、洛阳之间地域空间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变迁并分析原因。
2024-03-09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