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4年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2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和上海,充分肯定试办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的决策
3中共中央、国务院将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提出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政策;福建55位厂长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刊发,要求增加企业经营自主权
4中国开始颁发第一代身份证,"职业"等没有成为身份证内容
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10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支持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放宽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现了党在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规定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1上海飞乐音响发行股票
12年终盘点:"我们都下海吧"成为民间热词,中国现代企业诞生和企业家创业最为集中的一年,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4年)》编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释放的活力"为题,对这一年的改革开放大事记写一个历史述评。(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22更新 | 371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人口出生率偏低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主要统计赋役人口D.对户籍管理的松弛
2022-05-10更新 | 6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地域分布统计,其中居前7位的城市分布状况。根据你的判断,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城市最有可能是
地域(代号)工人数(人)占工人总数的%
36,22047.75-46.40
12,850-13,35016.94-17.10
10,30013.58-13.20
3,080-4,1804.06-5.35
2,970-3,2403.92-4.15
1,0001.32-1.28
700-1,0000.92-1.28
其他8730-877010.72-10.47
A.上海、汉口、广州B.南京、福州、苏州
C.香港、厦门、重庆D.北京、天津、宁波
2022-06-01更新 | 401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态度立场,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956年《人民日报》关于国家话语核心词词频统计(部分)

词汇年份
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
人民7435599342958198759973170895676980559297
民主2309018897146201161013792162181452515969
新民主主义322118791517802802364340186
社会主义45824596234950188314143631347418496
苏联1973822554138582272526781292592685123063
抗美援朝024281016924641486636129131
革命1319010003186008542644165531487010506
建设8866972986791330218570173311736916413
土地改革1201396836491285734564571424
社会主义工业化29247314531236802286
社会主义改造8451614467147417162273
和平1506727107213822910819738239952234316405

注: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载录19491956年间《人民日报》发表的138687篇文章全部统计而成。所谓共享词是指这段时间使用时间跨度大、内容覆盖面较广、意义承载变化小、横跨话语体系频繁且位置较接近的核心词。如“人民”“民主”“苏联”“革命”“建设”“和平”等。

所谓独立词,指的是这段时间使用时空界限明显、意义承载专门性强、偶尔横跨话语体系且位置差异性较大的词语。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等。


(1)依据材料,选取1949-1956年段的共享词(任意3个)说明其成因。
(2)依据材料,任选定一组(2-3个)主题趋同的独立词绘制出变化轨迹曲线图。
2022-06-01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西汉时受封诸侯统计概况。据此可推知
封诸王之子封功臣封外戚
高帝3137
文帝14103
景帝7184
武帝178759
昭帝1186
宣帝631120
元帝48120
成帝43510
哀帝913
平帝2722
A.分封制是西汉立国之本B.汉初异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C.西汉后期政治趋于腐败D.武帝时诸侯势力进一步壮大
2022-05-21更新 | 543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这反映出
战场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9.11945.5.8约4年9个月
苏德战场1941.6.221945.5.8约3年11个月
太平洋战场1941.12.71945.9.2约3年9个月
中国战场1931.9.181945.9.2约14年
苏对日作战1945.8.91945.9.225天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稳定
B.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战场虽相隔较远却总能相互配合影响
D.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遭到彻底消灭
2022-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1989~2018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9~2018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调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规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二   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指出材料一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谈谈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在边疆研究方面关注最多的朝代,说明其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3)中国边疆研究还应关注什么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2022-05-14更新 | 30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某一年陕甘宁边区土布生产统计表,表中数据综合说明当时
布厂(家)织机(架)年产布(匹)占总产量的比重(%)
公营231852283220.7
合作社营371792200020.0
私营501501200010.9
民间织户200005333448.4
合计20514110116100

A.社会主义改造趋于完成B.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C.个体生产的效率仍较高D.官僚资本挤压私人资本
9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

关中区(二路)江北区(十路)四川区(四路)江南区(八路)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宋初至澶谰之盟
(公元9601004
3735.2433038.93617.31406.28
澧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4139.0539046.048139.1392341.39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2725.71127159043.48116752.33
总计1051008471002071002230100

——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10 . 明朝初年,政府曾多次实行“徙富民”的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年)起,取苏、浙等处上户4.5万余家至京师,将其中壮丁发充官府工匠,又命户部统计浙江等九布政司、应天等十八府州有田七顷以上富民,皆徒京师。明统治者这样做旨在
A.加强南北交流B.促进区域平衡C.活跃京师经济D.强化社会控制
2022-04-30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