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丹日美中四国农民家庭费用分配百分比(%)

食物

房租

衣服

燃料

杂项

丹麦

33.0

10.3

56.7

日本

42.8

3.1

9.5

5.5

39.1

美国

41.2

12.5

14.7

5.3

26.3

中国

58.9

5.3

7.3

12.3

16.2

资料来源: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社会学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家庭消费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1980年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吃、穿、住(生存型消费)

发展享受型消费

食品

衣着

居住

交通通讯

家庭设备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

农民

各项

消费

支出

占比

1980

61.78%

12.33%

13.87%

0.37%

2.53%

5.12%

2.10%

1.97%

87.98%

12.02%

1985

57.78%

9.70%

18.24%

1.76%

5.10%

3.91%

2.43%

1.13%

1990

58.81%

7.77%

17.35%

1.44%

5.29%

5.37%

3.25%

0.74%

1995

58.62%

6.85%

13.90%

2.58%

5.23%

7.81%

3.24%

1.76%

2000

49.13%

5.75%

15.47%

5.57%

4.51%

11.18%

5.25%

3.14%

70.35%

29.65%

2005

45.48%

5.82%

14.49%

9.59%

4.36%

11.56%

6.58%

2.13%

2010

41.09%

6.02%

19.06%

10.52%

5.34%

8.37%

7.44%

2.15%

2015

33.05%

5.96%

20.88%

12.61%

5.92%

10.51%

9.17%

1.89%

——王小华等《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0年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并简析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以来农民消费变化的启示
2022-12-0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图中阶段甲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2022-12-07更新 | 566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8年下半年计件工资制度被取消后,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00%

85.16%

87.68%

86.63%


这表明取消计件工资制度(     )
A.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供求平衡B.主要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异
C.是八字方针指导下的合理调整D.平衡了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
2022-12-0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31年11月,中共临时中央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强调:“应宣传苏维埃区域及苏联的工人生活,宣传苏联五年计划与中国工人的关系”。目的在于(     )
A.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B.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白区的传播
C.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D.大力宣传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梁启超曾说:“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这表明梁启超(     )
A.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B.质疑改良主义
C.反思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D.宣传维新变法
2022-12-07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富庶的中华帝国和葡萄牙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表明澳门生存危机主要源于(        
A.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B.葡萄牙推行专制独裁殖民统治
C.中国外贸出超地位的丧失D.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鲜卑族的慕容氏已经建立了政权,并且成功入主中原,但仍旧采用晋臣称呼自己,并没有称帝。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鲜卑族深受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影响B.鲜卑族试图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
C.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碰撞交融的反映D.慕容氏慑于汉族中央集权的威严
2022-12-07更新 | 4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     )
A.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D.削弱地方官吏职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     
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D.强调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3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