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良渚古城核心区域及外围规模庞大的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依照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此项工程约需110年才可完成。显然,工程任务的分派、工人的集中管理、工程的质量监管等各方面的落实必须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管理机制。据此推知,良渚遗址(       
A.尚未呈现国家初始形态
B.带有聚族而居的特征
C.形成多元一体文明格局
D.出现强制性公共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农村中“商人”阶级的划分和处置。这些规定旨在(       

分类

名称

标准

处置

第一类

商人、商业资本家或农村工商业家以商业收入为全部和主要来源者。

按照地主、富农处理

第二类

地主、富农兼商人或商人兼地主、富农占有并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当地地主土地
平均值,农业收入和商业收入兼有。

第三类

小商小贩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和资本,不雇请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者。

按贫农处理

注:如因劳力不足而出租土地者,不得以地主论,被称为小土地出租者。
A.夺取镇压反革命运动胜利B.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D.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3 . 1934年,学术界围绕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性质展开论战。 甲方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农村已占优势,今日中国的农村问题已经是一个资本问题。乙方认为中国的农村还停留在半封建的阶段,今日中国农村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铲除封建秩序的土地问题。材料反映出(       
A.二者的共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B.二者争论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产生
C.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具体提出了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他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华资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中国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尔后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由此可知(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成功实践B.清政府推动了金融业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D.外国经济侵略受到有效遏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说:“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材料表明李鸿章(       
A.率先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优势B.彻底冲破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主张发展民族工业以改善民生D.忧心于清王朝面临的统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空地种植果蔬,所产运到市场“视田之入复三倍”。类似新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这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农业迅速发展B.封建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C.江南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D.农村封建租佃关系日益瓦解
7 . 下面分别是关于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①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②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
③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④是依据现实进行的政策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 1920年,中国农村手织布所用机纱占需求总量的比重为86.9%,1936年为43.02%,机制布用纱的比重由1920年的不足5%增长到1936年的42.04%。这说明,当时中国
A.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B.机器织布业得到长足发展
C.纺织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D.深受国际经济大危机影响
2022-05-26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到1966年,广大内地和边疆省区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形成不少工业中心,如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山西、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煤炭基地,兰州石油化工中心,成都、重庆的钢铁、机械基地。这说明,当时我国
A.工业布局有了改善B.经济建设重心转向内地
C.工业体系初步建立D.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实行
2022-05-25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谢觉哉在《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中指出:“因要革命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的党,而处于优势的领导的党,很容易走到把持包办。把持包办,不但广大人民不满意于当政的党,对党的本身,也很不利。”据此可知,中共实行“三三制”
A.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B.出于自身约束的需要
C.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D.解决党群矛盾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