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1 .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2022-03-09更新 | 187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
4 .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D.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22-02-10更新 | 305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的含义是什么呢?就英法等西欧国家而言,所谓近代化就是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等方面的变革。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历程却不尽相同。和英法等国近代化历程比较,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道路具有明显的特色。

——苑书义《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


请围绕“近代化”这一主题,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阐述中国近代化的转型历程。(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6 .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的思想主张是
A.是古非今B.变法革新C.隆礼重法D.兼爱非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以下内容摘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方的两封电报∶"看来,关东军奉行的方针是在满铁沿线各地同时采取积极行动","这次事件,完全是军部计划好了的行动","我凭良心,不能说'九一八'之事,系由中国军队炸轨而起。"这两封电报表明
A.日本侵占东北蓄谋已久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中国缺乏反侵略的准备D.中国政府坚持抗战方针
8 . 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
A.消除了贫富差距B.强化了人身控制C.加速了白银流通D.改变了征税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
2021-12-01更新 | 380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