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A.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D.社会主义建设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被称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其完成的重要意义是(     
A.促进了农业机械化B.实现了农村城镇化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加快了农业合作化
5 .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新中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重新订约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是(     
A.以邻为伴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把春秋战国某些学派描述为“主张为政以德的礼仪派”“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主张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兼爱的反战派”。下列正确对应该描述的是(     
A.儒、道、法、墨B.儒、墨、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7 .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开启这一历史征程的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1936年底,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这直接得益于(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时所拟的各幕标题。该剧反映的主题是(     
A.思想启蒙B.民主共和C.救亡图存D.实业救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