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辽、夏、金都以正统自居,并实行中原地区早已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说明(       
A.各民族的交往日益深入B.中原王朝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理
C.宋朝国力强大影响加深D.北方民族政权摒弃了游牧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在地方广设行省,并建立了“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的驿站制度。这(       
A.缓和了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扩大了地方权力易导致分裂割据D.实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紧密结合
4 . 如图为1940年徐悲鸿创作的作品,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相关故事。他当时创作该画意在(     
   
A.传承中华传统文化B.表达抗战必胜信心
C.普及西洋绘画技法D.提高大众审美能力
5 . 新的历史时期,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出现,这些成就一定程度上(     
A.说明了中国高新技术全面超越西方B.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C.标志着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D.表明了高新技术成为中国主导产业
6 .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些思想理论都(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B.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D.指导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7 .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淞沪会战”。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兴趣小组研学的主题是(     
A.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B.近代中国自强历程
C.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D.近代中国求富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但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强调的个人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价值核心和精神动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期(     
A.否定传统文化价值的诉求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抨击纲常礼教的现实要求D.全盘西化的文化思潮
2023-08-15更新 | 82次组卷 | 3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A.婚姻自主意识增强B.交通通讯新变化
C.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D.自由平等新风尚
10 .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迁徙,联合办学,至昆明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前后存在8年11个月。这一壮举有利于(     
A.推动文化中心的转移B.奠定抗战胜利的精神基础
C.促进西南地区的开发D.汇聚全国各地的军事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