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中后期以来,苏州、松江等地民多“取办于木棉,以花织布,以布贸银,以银籴米,以米兑军运(粮赋)”,当地食用粮反要依赖进口,这说明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B.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C.政府大力扶植棉纺织业D.民生与市场联系紧密
2023-08-20更新 | 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2届高三7月测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所示内容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人物突出贡献
王进喜(1923—1970)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
雷锋(1940—1962)甘当革命螺丝钉,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
邓稼先(1924—1986)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被誉为“两弹元勋”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赵起翼记载:五代乱世“视人命如草芥,动以族诛为事”“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这主要反映了五代时期(     
A.藩镇称雄一方B.社会混乱动荡C.阶级矛盾尖锐D.官员贿赂成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被剥削残害至死的矿工尸体堆放的坑道,被人们称为“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中,掠煤达1400多万吨,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B.日本侵华以经济掠夺为主,政治掠夺为辅
C.日本侵华由局部发展为全面D.大同地区成为日本侵华的唯一能源基地
6 . 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A.婚姻自主意识增强B.交通通讯新变化
C.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D.自由平等新风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掌握了以下哪种生产技术(     
A.种植水稻B.会使用火C.烧制彩陶D.铸造青铜
2023-08-07更新 | 199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针对维新变法失败,李侃总结:变法开始以前,思想上、准备上都很不充分,但迫在眉睫的民族危机使他们仓促上阵,因此难免遭到失败的命运。对变法前形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国内阶级、社会矛盾激化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统治阶层普遍主张政治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据统计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74%以上的兵力,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中国战场(       
A.改变了世界格局B.是世界主战场C.改变了二战形势D.是东方主战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据如图分析,当时中共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解决军事、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摆脱追剿,东渡黄河抗击日军
C.组织大规模反击,灭日军气焰D.转战陕北,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