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 133.6191.3270.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 . 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工业体系形成D.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020-07-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普通高中2020年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13年、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中煤、生铁产量情况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南京临时政府的鼓励
C.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020-11-1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会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2年10月,抗战后方的《大刚报》举办了一次民意调查,被认为是“旧中国所进行的一次社会影响最为强烈”的民调。以下为该民调的部分材料:

《大刚报》1942年民意调查部分结果统计

调查结果之分类统计


——摘编自杨天宏、宋仕宏:《抗日战争转机与社会心理变化——以1942年〈大刚报〉民意调查为中心的探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2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大刚报》调查反映的信息,并说明其原因。
2022-12-3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适应练习(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影响下表数据变化的外部因素是1913—1919年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年份纱锭(枚)布机(台)
19134841921986
19145447802310
19186455702736
19196597483839
A.提倡国货运动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实业救国运动D.第二次世界大战

8 .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己渐觉醒。”

材料二: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

材料四: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世擘。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并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有哪些?

(4)毛泽东曾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根据材料四,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5)请指出“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