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这一分布状况反映了(     
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
上海3622047.75%天津41805.35%
汉口1335017.1%福州32404.15%
广州1030013.58%其他城市973412.47%
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D.轻重工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2 . 下图为金章宗(1168-1208年)在《女史箴图卷》中的题跋。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选项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判断,选出准确选项(   
   
A.反映出“大定之治”的鼎盛B.金未能创制出本民族文字
C.此时的书法成为一门艺术D.其书写的风格近于宋徽宗
2023-05-08更新 | 3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三)历史试题
3 .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内阁宰辅权力得到加强B.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4 .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兴中会的建立B.同盟会的建立
C.武昌起义的爆发D.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6 .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抵渝,在机场讲话,表示:“目前…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追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可见,毛泽东赴渝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国共合作B.维护祖国统一C.争民主、求和平D.组织联合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为北宋禁军人数的变化。该变化(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B.表明抑制武将政策被废除
C.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D.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初期,宋太祖不仅在文臣中选取有军事才能者到边境任职,同时还重用和褒扬武将中“性仁厚”“清介廉谨”的曹彬等人,将其视为“儒将”典范。这反映了宋朝(     
A.守内虚外的统治政策B.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C.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D.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之后,为了巩固云南,明朝开始在云南部署大量的军事卫所,从而把云南彻底纳入到版图中;在西藏,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     
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融合
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
10 . 1895—1911年期间,晚清报刊逐渐由商业和传教目的转向“时务”。随着《万国公报》和《时务报》等维新报刊的创办,一批新式报刊纷纷创建。他们开始鼓动知识分子撼动清王朝的统治秩序,尤其是维新派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这一现象源于(     
A.经世致用思想的广泛传播B.晚清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限制D.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