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2 .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研学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示意图,其中(1)处最恰当的是(     
A.文化上百家争鸣各派纷呈B.经济上牛耕推广土地私有
C.教育上私学兴起人才辈出D.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初期的分封,是以同姓宗亲为主,加上重要的姻亲、功臣,沿着周人的东、北、南三个方向,占据交通津要和重要农业生产地区。受分封的贵族及其族人迁出故地、移往他处,出于控制和开发封地的考虑,其移民人数必然不少。据此可知,分封制(     
A.拓展了华夏文化认同疆域B.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C.结束了商代地方割据局面D.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监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9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7号辽墓出土了一副壁画——《童嬉图》,该壁画纵170厘米,横145厘米,壁画真切地反映了辽代晚期的烹茶方式和程序。据图可知(     
A.南方文化影响力扩大B.契丹族逐步封建化
C.种茶在辽国推广D.风俗画开始在北方流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     
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
2023-04-21更新 | 116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四个‘互’字,一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使新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C.体现“一边倒”的和平外交方针D.取代国际法在世界上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6年冬,由于美国在北京的驻军军纪败坏,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下列口号符合这一运动特征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金冲及《辛亥革命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革命推翻君主专制?这次革命领导人是谁?
(2)根据材料二,回答五四运动是什么革命的开端?哪个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历史舞台?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与唐初武则天先后从长安迁都洛阳,北宋则更进一步将京师移向开封,以靠近运河干道。唐宋之际中国古都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这主要缘于(     
A.地理环境影响了国都位置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统治者对运河交通的重视D.北方动乱不断加剧
2023-04-17更新 | 26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10 . 孙中山于1919年10月10日发表关于辛亥革命的纪念文章时,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之日也……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A.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B.三民主义不能救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D.国家应注重经济建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