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并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雄文”。两篇“雄文”都(     
A.成为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思想先导B.体现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直接助推了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4-05-11更新 | 63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四川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则鲜见。青铜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古蜀地区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奴隶社会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分文明交流
2024-04-29更新 | 142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C.海外贸易发达D.都市商业繁盛
2024-04-01更新 | 47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河北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67次组卷 | 75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4-03-17更新 | 193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0年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2024-03-02更新 | 172次组卷 | 111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城镇化率超过60%,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这些成就的取得(     
A.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B.破除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崇拜
C.有利于推动对外开放向内地延伸D.源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2024-02-29更新 | 249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1980~2020年我国工业进出口、初级产品进出口占比情况。据此可知我国(     

A.工业体系日益完善B.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C.国际市场日趋多元D.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2024-02-25更新 | 87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3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展示规模达15.5万平方米,综合展设在国家会议中心,9个专题展设在首钢园区和国家体育馆,共吸引了全球59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5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会。这表明中国(     
A.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B.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C.积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D.坚持对外开放的国策
2024-02-02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河南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共发生了三次显著的演化,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时间)现代化理论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
(1949—1964)
工业化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二阶段
(1964——1987)
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第三阶段
(1987—2022)
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四阶段
(2022至今)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据张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演化》整理而成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阶段,围绕党的现代化理论发展历程,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所选阶段,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