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对外交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

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

——摘编自李方《新疆历史古籍提要》等

材料二   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一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

——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三   开放·交流·合作

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
《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古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
(2)指出材料三中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2023-12-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在北京出土的克岙和克罍两件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此事。下列对克盉和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有(       
   
                                   克盉                       克罍
①证明北京已有3000多年建城史②为西周的宗法制提供实物佐证
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11-1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织锦出土于西域精绝古国遗址,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字以及凤凰、麒麟、白虎,祥云瑞草等纹样。该织锦代表了当时世界丝织工艺的顶级水平,有学者考证为汉代皇家织造官府的蜀锦。以下叙述可能作为该观点理由的是(       

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织机模型,成为汉代成都纺织业发达的重要见证。

现今日本正仓院珍藏的传世蜀锦——四天王狩猎纹锦,是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实证了蜀锦在域外的广泛传播。

出土于吐鲁番的7世纪文书有“益州半臂”等蜀锦名目,并标有上、中、下三等价格,反映了蜀锦沿丝绸之路在西域的贸易情况。

汉代四川的蚕桑丝绸织造业十分发达,文献记载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监督织造蜀锦,成都又称锦官城、锦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革命歌谣革命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路走来的有声记忆。

建党初期,为了加紧革命宣传,中国共产党通过了《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要求“当尽力编著通俗的歌谣小册子”。大革命时期,瞿秋白谈到“五卅运动”以后的社会状况时说:“听说上海街头巷口无一处没有不反对外人的招贴,无一处不唱反对外人侵略的歌谣。”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歌谣在革命运动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川陕苏区的《工农永远是主人》《加紧春耕》《戒烟歌》等歌谣巧妙地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编入其中。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积极创作革命歌谣唱述新生活,如《插秧曲》中唱到:“一、二、三……绿映映……插得整齐又好看……我们是苏维埃公民,都得参加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歌谣迅速发展。结合当时的实际武装斗争所创作的《抗战动员歌》《杀敌歌》《收回失地保家乡》等抗战主题歌谣,面向群众和士兵四处传唱,一些革命歌谣还记载着日军的罪恶和中国人民的愤怒。此外,反映陕甘宁边区人民参与民主政治高涨热情的《乡选歌》等歌谣,也深受群众喜爱。

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创作热情高涨,对传统歌谣的改造日趋成熟。歌谣《停止打内战》《开会讨论来分田》《千年奴隶当了家》等在解放区广为传唱,传递出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摘编自邓登瑶《革命歌谣的演进历程、鲜明特征及价值意蕴》


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阐释革命歌谣的发展和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史料记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A.北宋的二府三司制B.辽朝南、北面官制度
C.金朝“猛安谋克”制D.元朝的“四等人制”
2023-11-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A)试题
6 . 《汉书》记载,西汉刚建立时, “剖裂疆土……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汉武帝时, “齐分为七,赵分为六……大国不过十余城”。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朝的设立B.“推恩令”的实行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盐铁官营的实行
7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里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有无数铺卒……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元朝(     
①急递铺的运行                              ②军政命令传递迅速
③宣政院的设置                              ④丝路商旅往来频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余靖在《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D.清朝的奏折制度
2023-11-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面是某学生历史笔记的内容,它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汤建立,多次迁都,后来定于殷。
◆河南安阳出土大量甲骨文,证实文献中相关的部分历史记载。
◆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023-1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