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601次组卷 | 29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省洋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三国至隋唐时期,科技文艺成就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画圣"
B.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C.裴秀绘制的《洛神赋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方法
D.《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4 . 如下图所示,最早与徐光启一起将其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传教士及朝代是
A.南怀仁明朝B.南怀仁清朝C.利玛窦清朝D.利玛窦明朝
2021-05-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北师大万宁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宣和画谱》称:李公麟画人物“能分别状貌,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比如他绘制的《孝经图》中的侍女,通常是垂首而立或低眉端坐,形象拘谨,宽衣长袖,仅从发饰上才可看出女性的特点。李公麟这种绘画方式旨在
A.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B.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C.呼吁尊重并体恤女性D.开创文人画新的绘画技巧
2020-06-14更新 | 828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市华中师大琼中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药学获得长足发展,唐初,政府下令天下郡县将各地所产药材按实物绘描成图,并制定统一的收录删节标准,举全国之力历时两年完成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此书完成后颁行全国,作为医学用药通用标准,并被列为唐中央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太医署的教科书。日本、朝鲜也以此书为医药学教育教材。唐太医署除设太医令等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外,下设医科、针科、按摩科等科,医科之下又分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理疗科等临床治疗学科,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分为博士、助教、医师、医工等。太医署在学制和晋升考核方面有严格规定,课程设置和分科教学制度也比较严谨。地方也多办有医学校,“掌州境巡疗”,”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另外,唐朝医者敢于当皇帝面揭穿长生不老的骗局,对因服食丹药中毒引发病症甚至死亡的现象予以批判。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中西医之间不断发生论争。1929年,有人向政府提出废止中医的提案、引起中医从业者和部分民众的反对,国民政府相关部门虽公开表示并无废止中医意图,但仍坚持歧视中医的作法,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团结中西医”的方针,以改变民国以来中西医对立和歧视中医的局面。1954年,党中央“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纠正对待中医的武断态度和宗派主义情绪,巩固地建立中西医之间相互尊重和团结的关系,使我国固有的医药知识得到发展,并提高到现代科学的水平。”

——摘编自郑谦、庞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医药学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团结中西医”方针实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某同学试图运用史实解读下图,其中合理的是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示意图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甲图B.国民经济调整——乙图
C.“人民公社化运动”——乙图D.经济体制改革——丙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有1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A.早期人类的单一性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D.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2020-01-21更新 | 529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
A.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是马保三率领山东纵队第一旅取得的重大胜利
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的通货经历了从钱(金属铸币)钞(纸币)为主,银、谷、缣帛等实物货币并行到银钱兼用、白银为主的结构转变,16世纪40年代,即明朝嘉靖年间,白银货币化已经呈现出基本奠定的态势,白银渗透到整个社会。明初贫农出身的朱元璋欲图构建一个反市场的劳役和实物经济制度,导致货币经济和市场极度萎缩。15世纪、16世纪明代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力量使明初通货结构承受着内部紧缩的压力。同时,全球经济贸易结构的发展与中国在东亚贸易圈中的主导地位,使得明代的宝钞与铜钱难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责;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使得明代的通货结构转变成为可能。

——摘编于邱永志《明代货币结构的转变及其原因:以白银的货币性质为分析视角》

材料二   


——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通货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2)材料二显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一般认为导致该现象的主因是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造成中国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