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我国GDP从1978年的0.3645万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2010年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这些成就说明我国(     
A.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B.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成为世界经济唯一引擎D.人民实现全面小康
2024-05-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日本侵华的731部队人员回忆当年的“实验”情况说道:“和实验室相连接的粗管道中有一个用铁板制的气闸……电风扇一转,气闸一拔,毒气就流进关着‘马鲁太’(对在押活体实验里人员的称呼)的小屋里。”这则口述史料(     
A.说明了沦陷区内爆发大规模瘟疫B.呈现了战争是最残酷的
C.可作为日军违反人道主义的罪证D.可完全真实地再现历史
2024-05-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3 . 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氏族社会杰出的部落女首领,相传她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和女娲传嗣炎帝、黄帝,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母。这些信息反映了当时(     
A.女尊男卑观念开始形成B.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C.华胥开创了中华文明史D.具有崇尚英雄的传统
2024-05-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4 . 旧石器时代,人类还是稀疏地分布在地球上,当农业进入人们的生活之后,世界人口数量成倍地增加。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水平的提升B.食物资源的丰富C.生存环境的改善D.地区联系的加强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2024-05-26更新 | 57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强调:“今年搞个实事求是年,当然不是讲我们过去根本一点也不实事求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对实际情况不大摸底了……我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很少了。”材料表明当时我国(     
A.彻底地纠正大跃进运动错误B.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
C.着手调整国民经济建设方针D.开始破除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迷信
2024-05-20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北宋政府征收赋税时,官府借口军事需要,要求北方农民将秋税谷物送至边镇缴纳,人畜盘费自备。其他地区的农民则按照田赋数量每斗加纳“道里脚费”,称为“支移”;官府将税法规定的征收内容改为征收其他财物,称为“折变”。支移和折变措施(       
A.解决了北宋长期的冗费问题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C.客观上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D.标志着货币地租实施
2024-05-2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52年5月,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在上海召开。国营企业与合作社遵循“对热门畅销货,不应抢先购买,对滞销货,应带头购进”的原则,将豆类、山货类、药材类等近百种产品的经营权,全部留给私营商户经营贩卖。这一举措(     
A.标志着公私合营政策的实行B.适应了一五计划的需要
C.践行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D.优化了国家的产业结构
2024-05-15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朝科举考生被录取后要到考官处谢恩,称考官为“师门”,自称“门生”。宋太祖改革殿试制度,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做“天子门生”。宋仁宗后,殿试只分甲第排名次,不再落榜也成为定制。据此可知,宋代改革殿试制度是为了(     
A.遏制结党营私并笼络士子B.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
C.统一科举考试选才的标准D.强化崇文抑武的政策
2024-05-15更新 | 77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焯、刘炫“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做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倾向逐渐显现B.选官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政治格局变动影响学术发展
2024-05-15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