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永乐年间,朱棣重新启动锦衣卫,并在1420年设置东厂,厂公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东厂有着侦缉、审判、监察等司法权力,它与锦衣卫一起成为独立于六部外的司法组织。厂卫组织的建立旨在
A.完善司法体系B.强化君主专制C.监视官民言行D.消除宦官专权
3 . 安史之乱前,唐代就出现了许多临时派遣某些官员去执行各种使命的现象,称为“差遣”。安史之乱以后,各种使职差遣得到更迅速发展,如观察、黜陟等,形成了“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山川,金、仓不司钱谷,官曹虚设,俸禄枉请”的局面。这一做法
A.使得中央权威丧失殆尽B.标志着地方官僚制度的成熟
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破坏了中央行政机构的职权
2021-12-17更新 | 31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上已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重要的习俗是水边祓禊(水边举行祭礼)。《洛阳伽蓝记》载:“至于三月禊日,……皇帝(北魏孝文帝)驾龙舟鹆首,游于其上。”该记载
A.展现了乐府诗的叙事特征B.反映了孝文帝生活的奢靡
C.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凸显了孝文帝改革的成功
5 . 北魏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民屯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计口授田的课田式,多实行于北魏前期的京畿地区及北方沿边诸镇;另一种是另立农官、不属州郡的民屯,实行于北魏后期。北魏屯田制推行的前提条件是
A.争霸战争得到有效遏制B.中原大片耕地成为无主荒地
C.国家出现大一统的局势D.北方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 . 秦始皇除兴修了伟大的工程之外,还是文化的创立者。秦始皇称帝后将《周礼》的山川祭祀制度化,将江河祭祀也纳入了国家礼制。此举有利于
A.结束诸侯纷争B.维护国家统一C.确立中央集权D.提升儒学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进

夏商受天命而王、听命于神
西周敬天保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春秋战国为政以德、仁政、隆礼重法、无为而治、兼爱非攻、以法治国
秦朝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黄老无为,与民休息;尊崇儒术
魏晋佛、道盛行,贵儒尊道,玄学产生
隋唐三教合归儒,三教并行
宋元“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明清致良知,陆王心学;李贽等活跃儒家思想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


社会思想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关系密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同时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这
A.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B.反映出知识分子抛弃了民主与科学
C.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准备
2021-11-23更新 | 360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意在
A.提倡节俭思想B.强调民本思想C.主张依法治国D.批判君主专制
2021-10-27更新 | 228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一些人物典故及其简介。这些典故反映出东晋
典故涉及人物简介
“王右军”王羲之王羲之系琅琊王氏子弟,凭借王氏在东晋王朝的影响力,曾出任右军将军
“寄奴(小儿)”刘裕刘裕出身寒微,幼年丧母后,寄居在舅家,小名唤“寄奴”,东晋末年为将时,被同朝为官的宰相蔑称为“寄奴小儿”
A.军功集团左右朝政B.文学艺术较为繁荣
C.阶层流动相对顺畅D.士族政治影响深远
2021-10-12更新 | 881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偃师中成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