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服饰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佩玉“尊者玉色纯,公侯以下,玉色渐杂,而世子及士唯论玉质,不明玉色,则玉色不定也。瑜是玉之美者,故世子佩之。承上天子、诸侯,则世子,天子、诸侯之子也。瓀玟,石次玉者,贱,故士佩之。”


——摘编自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

材料二   秦始皇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秦始皇身着服饰上黑下红,代表上天下地,此意也是神化皇权和经天纬地之独尊权力的表达。

——摘编自崔琦《秦至南北朝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

材料三   汉唐时期频繁的商贸活动带来了异域的宗教,包含宗教特点的服饰也影响着礼仪服饰的发展方向。民族的互动促进了胡、汉服饰风格的交融。在融合的过程中,北方草原民族为了加强在农耕文明的土地上的统治,不得不学习较为先进的汉族礼仪制度。汉族也吸收胡族服饰轻便实用酌特点,并将之代入到礼仪服饰当中,袴褶服的礼仪化就是其中的典型。汉代凝动质朴,魏晋南北朝的浪漫奔放,唐代的包容华贵等时代特征都反映在各自时期的礼仪服饰。

——摘编自罗祎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佩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服饰的特点,并从思想文化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汉唐服饰发展变化的原因。

2 . 材料:19世纪以来,外国传教士、洋务派官员和维新人士,都办过一些新式学堂,不过为数不多,新式教育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统一的制度和规格。进入20世纪以后,为了救亡,为了发展工商业,广兴学堂以培育人才,成为举国上下普遍、强烈的呼声,清政府也采取了从“变通科举”到“废除科”和倡办学堂、奖励留学的一些措施,新式教育于是得到迅速推广。以1907年直隶为例,据记载,除初等小学堂、两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外,还办有工业、农业、商务等职业学堂、师范学堂及师范传习所、法政、工业、农业等专门高等学堂和北洋大学堂,此外还有图算、测绘、军医、警务、电报等各类培训班、体系和门类已经相当齐备。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式教育发展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推广新式教育的意义。
2022-03-0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家的顶层设计中,集权还是放权,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有处死一个杀人犯的权利。

人们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是不合理的,自私会使人们偏袒自己和他们的朋友,心地不良、感情用事和报复心理使他们过分的惩罚别人。

上帝用政府来约束人们的偏私和暴力。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出现的新现象:

深圳特区在全国率先取消“购物票证”,副食品放开价格,敞开供应。

王石以个人资本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商贸公司(万科前身);张瑞敏在青岛接手一家频临破产的国营企业(后发展为海尔);泰籍华人创办的正大集团正式进入成都,成为四川第一家外资企业。

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一部分人冲破了“捧铁饭碗、拿死工资”的旧观念,“下海浪潮”初现。

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上映,随后红裙子飘满城市的大街小巷。

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个人权利让渡于政府的必要性。根据材料一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西方国家经济机制经历了怎样的一个“集权——放权——集权——放权”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