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康熙时期设置巡台御史制度,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清政府此举意在(     
A.强化皇权提升决策能力B.维护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C.促进台湾社会协调发展D.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2 . 1962年中央财经小组第一次会议,针对我国经济发生的严重困难,周恩来提出:“上联:先抓吃穿用,下联: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据此推知,当时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是(     
A.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B.严格财经制度抑制通货膨胀
C.计划供应生活物质必需品D.调整国民经济搞好市场供应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较,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B.促成联蒋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
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D.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赴国难共识
4 . 1930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启赤、白地区的“对外贸易”,方志敏提出“见钱见物”,专门成立“对外贸易处”。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时,革命根据地已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这些举措(     
A.动摇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B.加强了中共与苏俄的经济交流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为根据地争取到国际物质援助
5 .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审议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对“妇女运动”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争取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婚姻自由等具体问题,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发动、领导妇女在社会阶层、斗争实践、自身解放中提升地位,发挥能力、实现价值。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 )
A.认为社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B.将民主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
C.唤醒了全社会女权意识的觉醒D.主张妇女在经济上要独立自主
6 . 二十世纪20年代,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     
A.民众政治参与热情高涨B.选择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国情
C.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D.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
7 . 如表是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销量估算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     
年份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
1832—1837(年均)521260.520060.5
1861625312.5202.5110
1871819409.5202.5207
1886934.9567.46205362.46
A.茶叶的产销受世界市场影响B.茶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C.垄断了世界茶叶生产和市场D.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逆差
8 . 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9 .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材料主要表明长安(     
A.宗教纷争频仍B.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C.社会生活奢靡D.已成为国际时尚之都
10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这些现象反映了(     
A.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然丧失B.统治者喜好影响社会文化
C.儒学借佛道理论迎来新生D.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