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D.举孝廉,父别居
2020-08-22更新 | 754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六中高一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诸侯国,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度
C.郡县制度
D.皇帝制度
3 .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如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2019-10-14更新 | 348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
B.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C.1927年蒋介石在此发动“四一二政变”
D.1949年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6 .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7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2016-11-27更新 | 805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贵阳六中高一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8 . 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
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
2016-11-27更新 | 3076次组卷 | 2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