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3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年代19151916191719181919
篇数7066503725
A.辛亥革命的转型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C.资本主义的发展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3 .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表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都兴庆,制度仿北宋,创制文字。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鲜卑、女真、蒙古、满洲B.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4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2024-03-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清流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022-08-16更新 | 848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物理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下面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部分)表格。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思想家基本观点
A孟子提出五行“相生相胜”理论
B老子主张“兼委”“非攻”“尚贤"
C荀子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
D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A.AB.BC.CD.D

9 .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谱写了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900年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简表

材料二邓世昌殉国后,光绪皇帝撰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材料四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请回答: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材料二中的邓世昌壮烈殉国于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哪一次海战?
(2)材料三中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变爆发之后?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
10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 齐家:(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梁启超的欧洲之行,长达1年之久,先后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诸国。在国外,梁启超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听到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为争权夺利而发出的吵闹。1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他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从宣扬西洋文明到主张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
2019-10-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