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9-11-06更新 | 123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河南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二下期模拟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中国明清时期“有增长无发展论”,从而把“停滞论”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形态。特别是美国学者黄宗智,提出了明清社会经济“过密化与内卷化理论”,认为明清社会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元质变,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变化。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先生指出,中国历史“停滞论”的表述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不变没有发展,自身不可能产生近代性因素。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及转型障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见解明确,赞成、质疑、修改等皆可,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取得了很大成就,富国强民的法家政策在秦得到实现。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攻守均得其便,战国时期国都未被攻破的只有秦国。秦国内部纷争较少,从秦献公时起的150年中,献公、孝公、惠文王、昭王、秦王嬴政几代君主在位的年代比较长,内部相对稳定。武王、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但也没有因王位的继承而引起内部分裂。总之秦统一中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造成的结果。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2022-09-19更新 | 1105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铭德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后期起蜚声西方各国的“南京布”,最初是指一种由紫色棉花织成的布匹,后来衍展为江南较为常见的代表性布匹即小号布匹。曾广泛织造于苏松地区,称之为“苏松棉布”或“江南棉布”或更为恰切。南京布的得名当因其产自明代南直隶所属苏州、松江二府。南京布销往欧洲的时代,始于16世纪中后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东来,1786——1832年间,每年外销10余万匹,价值约在白银40~50万两。为数可观的江南棉布,绝大部分由美、英两国商船尤其美籍商船输出。

——摘编自范金民《清代中外贸易中的“南京布”》

材料二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南京布”外销欧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75年前后英国棉产品出口的变化,并说明导致该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