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面对罗马教廷无视中国传统,完全照搬西方圣经教义,试图将宗教的权威和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中国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做法,康熙帝理所当然地予以拒绝,谕令禁止西洋人在中国传教。康熙帝这种态度(     
A.严重地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B.有效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C.维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D.使清朝文化专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2024-03-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
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接连实现高原冻土、膨胀土、沙漠等特殊地质的铁路、公路建设技术的突破,在特大桥隧建造技术、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方面跻身世界领先地位。这说明当今我国(     
A.已经建成世界工业强国B.交通运输已实现智能化
C.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D.交通领域投入大幅增长
4 .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新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据此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B.对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渴求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落后
5 . 新文化运动时期,在知识分子群像中,“相约建党”的陈独秀与李大钊,是展现知识分子走向20世纪激进革命的绝对主角;胡适则代表了反对“救亡压倒启蒙”的精英声音;辜鸿铭、林纾则是代表了保守复古一派。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B.新文化运动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D.知识分子对挽救危局的不同探索
2022-11-18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东三省专用)0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

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

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

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中国版图基本奠定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022-08-16更新 | 843次组卷 | 2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迟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儆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     
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
2022-08-10更新 | 1005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复习好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学者鞠佳认为: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表),其中第三次热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一一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A.儒学的复兴B.国家的统一C.科举制普及D.民族的交融
9 . 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这反映出当时
A.中西方经济差距大B.西方殖民侵略加剧
C.国人思想观念落后D.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