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不但在军中发放“四书”、《孝经》,还亲自拟定《爱民歌》《劝汽营官四条》《扎营之规》《行路之规》《开仗条规》等军队纪律条例。曾国藩此举(     
A.推动了军事训练近代化B.革除了八旗制度的陋习
C.有利于强化部队凝聚力D.意在彰显天朝威仪气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前来中国进贡的外国使节称为“贡使”。据记载,贡使来华,旨准京城觐见,来往国书,献奇珍异物。帝嘉许,与之贸易,倍偿之。这种“贸易”形式(     
A.有效阻止了西方的经济侵略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造成了封建政府的财政负担D.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2024-01-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战国时期,孟子是邹国人,游说的却是魏惠王和齐宣王。荀子是赵国人,却在齐国的稷下做首席访问学者(祭酒),又在楚国受到春申君的礼遇,他还打破儒生不入秦的传统,给秦王讲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材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     
A.官僚政治已经形成B.士阶层活动频繁
C.儒家思想备受推崇D.礼乐制走向崩溃
4 . 根据统计,在元朝时期蒙古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占总人数的68.2%,妻子为汉族者更高达71.4%;色目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为54.5%,妻子为汉族者则为50%。这体现出元代(     
A.四等人制对婚姻没有束缚B.国家统一使民族隔阂消解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的延伸D.科举制度受到统治者重视
2024-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919年,甘肃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女学生邓春兰,上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发出大学解除女禁、男女同校的第一声。1920年2月,邓春兰的建议得以实现,北京大学首次招收了包括邓春兰在内的9名女大学生。这表明当时(     
A.自由主义思想成为时代主流B.男女平等的主张得以实现
C.进步思想的影响力日益扩大D.女性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2024-0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解放战争初期,由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率先开展了立功运动,团党委在指战员立功后发“功劳证”,做到功劳随人走,调到哪里都光荣;连队建立“功劳薄”,有了功劳随时记;向立功指战员的家乡寄“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这一做法(     
A.确保了战争取得最后胜利B.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激发了指战员的高昂斗志D.构建了完善的奖励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九品中正制在运行过程中最初设置的是郡中正,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自治色彩浓厚。而魏朝末期设立了州中正,州有着浓厚的中央驻外机构色彩。这一变化反映了(     
A.郡县制下地方难以掌控B.中正官权力在日益扩大
C.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加强D.选官权逐渐向中央集中
8 .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商朝的文字并非主要刻在甲骨上,而是直接用毛笔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因为殷墟的少量甲骨卜辞和玉器上,都发现过用毛笔书写的文字。这表明(     
A.只有发现新史料才能破解历史难题B.历史解释往往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C.出土文献能够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D.考古发掘推动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入
2024-01-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观点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治国理政试验田,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都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其中“原中央苏区”政权建立的地点在(     
A.浙江B.福建C.陕西D.江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义和团运动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土地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基于此,他们采取的对华政策是(     
A.联合侵华B.经济侵略C.“以华治华”D.奴化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