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6 道试题
1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9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部分节度使已有抗旨的倾向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2024-05-02更新 | 86次组卷 | 27卷引用: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3 . 发表于1958年的一幅漫画(下图)中写道“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以下对图片反映的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因二战经济日益凋敝
B.“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取得巨大成就并超越了英国
C.大跃进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急于求成,要求“赶英超美”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英国经济陷入“滞胀”
2024-03-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导致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部分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024-03-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古泉路中北侧,是南京药材商人为经商方便于清嘉庆12年(1807)在圆觉寺的基础上集资改建而成的,它具有祭祀神灵、交流信息、方便起居和娱乐休闲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会馆是清代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清代工商业会馆具有浓厚的地域观念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4-03-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古代中国的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农立国B.抑制商业C.封建迷信D.以民为本
2024-03-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抗日战争时间,正面战场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2024-02-2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2024-02-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七年(1729年)为处理西北军务,雍正帝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军机处的建立标志了什么?
2024-02-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中使用的“盛世”一词,在《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中出现73次,在《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乾隆三年)中出现52次,在《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中出现39次,在《八旬万寿盛典》(乾隆五十七年)中出现62次。这说明清朝(     
A.对文化造成严重摧残B.努力构建巩固统治的舆论
C.康乾盛世的实至名归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