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2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山西忻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唐朝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部分节度使已有抗旨的倾向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2024-05-02更新 | 78次组卷 | 27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知识串讲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______期间,中国的纺织、面粉等民族企业发展壮大,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024-04-21更新 | 1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2024-04-2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______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4-04-2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______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2024-04-21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6 . 1942年初,以______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4-04-2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知识点梳理填空5--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3-24高三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33次组卷 | 9卷引用:秘籍05 抢分专项 · 论述题精练30题(含抢分提示)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南宋临安城水路沿岸建有塌房数十所,房屋达数千间。塌房主将其租赁给本地铺户及外来客商存放货物,并向承租者征收保护与管理费用。材料表明,南宋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商旅安全有所保障
C.海外贸易发达D.都市商业繁盛
2024-04-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0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三 第三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9 . 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B.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C.重视完善科举制度D.官僚政治相对完善
10 . 某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关键词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据此,请你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024-03-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