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的幅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7%,1936年则增至47%。这
A.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B.避免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C.反映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D.改变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布局
2 . 1953~1957年间我国工业与基本建设投资情况统计
工业投资金额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数
行业比例(%)投资主体比例(%)金额(亿元)
重工业85中央81.8481.15
轻工业15地方18.2107.32
上表反映了新中国
A.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工业体系的构建模式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宋儒生学者有借住寺院读书的风气,据学者统计,“读书山林寺院,论学会友,蔚为风尚,及学成乃出应试以求闻达,而宰相大臣、朝野名师亦即多出其中”。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儒佛思想融合趋势显著B.寺院开放顺俗倾向明显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山林寺院体现文人追求
4 .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C.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与之争利的结果
D.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初步发展对外国企业构成威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
B.中国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2016-11-22更新 | 290次组卷 | 48卷引用:辽宁省阜蒙县二高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9 .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吨位
19281352290791117213482
19302792415447138247969
19323456577257178342211
19353895675173208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2015-11-10更新 | 248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1)写出古代中国两项领先世界的天文学成就。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大发明为什么“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为什么三大发明在明清之际未能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变革的作用?))
2016-11-21更新 | 7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葫芦岛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