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多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史料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史料排序是(     
①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②历史小说中的描述
③当年受害者的现身讲述       ④当时记者拍摄的照片
A.④①③②B.③①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③④
2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层人民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是探索的相关主张,按其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②“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     ②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                      ③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材料二   中国则不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1)将材料一中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③“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在王位和诸侯国国君继承对象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嫡出,若没有嫡出之子,再考虑庶出;在坚持“立嫡”原则的同时,还要坚持以年龄排序的原则,由长及幼,不能错乱。这说明周代
A.儒家“尊老敬长”的礼制成为政治准绳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前提与基础
C.官僚政治的巩固须借助嫡长子继承制
D.注重维系政权继承的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020-05-15更新 | 438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以下关于台湾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   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2019-10-24更新 | 374次组卷 | 76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9 . 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历史。下列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石油实现自给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京九铁路实现通车
④北京地铁开始运营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