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
项目中国日本

国力
工业总产值13.6 亿美元60 亿美元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10 80

军力
总兵力202.9 万人60 余万人
有训练的后备兵员50 万人409.7 万人
飞机600 架(作战飞机 305 架)2625 架

①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②中国需要走持久抗战的道路
③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④抗战胜败取决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王阳明上奏皇帝,请求严惩宦官刘瑾。这本奏章的处理流程应该是(     
A.经大学士浏览——内阁正式票拟——东厂提出意见——皇帝批红
B.内阁草拟意见——文武官员表决——宦官正式批红——旨意下发
C.内阁草拟意见——宦官代理批红——皇帝可以否决——旨意下发
D.文武官员表决——内阁统计上报——宦官草拟意见——皇帝批红
3 . 据有关统计,民营资本所占的比重,在工矿交通业总资本中,从1894年的38.2%,上升到1912年前后的70.9%、1920年前后的79.8%。在银行业总资本中,从1904年之前的零点,增加至1912年前后的27.5%、1920年前后的51.4%。民营企业和官办企业的资本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894—1913年的15.08%、14.54%,改变为1913—1920年的10.54%、3.81%。据此可知(       
A.晚清时期民营企业的资本明显占据优势B.民国初期官营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较高
C.官营和民营企业均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化D.清朝政府和民国政府限制国营企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1952年统计,我国沿海各省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钢铁80%在沿海,纺织70%在上海、天津、青岛三地。到1957年,先后建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东北、华北、山西、湖北、郑洛汴、陕西、甘肃和川南八大工业区。这说明“一五”计划的实施(     
A.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B.加强了各产业分工协作
C.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D.得益于城市化加速发展
5 . 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
年份1849185018521854
输出人数32344718 43425 063
据此推知(  )
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
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2021-03-12更新 | 862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1978-2008年间我国进出口情况统计图,其中2001年后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B.“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C.“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行D.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21-03-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三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指出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及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8 .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历经无数次险恶的国内外环境的磨砺,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惊人的生命力,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和部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地调整空间战略,是党夺取政权、掌握和巩固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空间战略选择与布局,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必须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城市与农村空间中进行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对党的历史产生过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党史活动原有的展开路径与模式,衍生出了全新的党史发展轨迹。

——摘编自崔保锋《空间思维与中共党史研究》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揭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序幕。

——当代中国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三   上海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抢抓发展机遇。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0514.73亿元,按美元折算增长近120倍。GDP超过30.8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体现新技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六大重点产业表现亮眼。同时,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发展大幅跃升,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摘编自钱智等《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农村正确的“战略选择与布局”,并分别说明其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恢复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标志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浦东各项经济指标迅速增长的原因,并用一句话概括浦东开发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中国人口史》统计,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户均口数是4.31;到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时,全国户均口数为6.63。有学者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实施了新的税收制度。其中新的税收制度可能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方田均税法
10 . 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些现象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B.女性社会参与意识显著增强
C.中国民主革命群众基础广泛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