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据新华社对1972年头9个月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及其他高级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五百多起各种代表团和各界人士。该局面出现的相关因素有(     
①“一边倒”方针的提出   ②《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③中美关系的改善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历经曲折,风雨兼行。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下列研究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来,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壮举推动农村发生革命性变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带动广大小农户迈向农业现代化。粮食产量由6000多亿斤提高到1.2万亿斤,农民收入由130多元增长到1.4万多元,实际增长17倍多。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近40平方米。城镇化率比1978年提高4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占比由70.5%下降到2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31下降到2.71

——摘编自韩长赋等《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

材料二   深圳1980年和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照表

项目
时间
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
(单位: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802.710.181978元(1985年)
201922000942443156.25万元

(1)阅读材料一,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重大变化。结合所学,指出针对农村的“改革壮举”。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并简要分析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2020-12-0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12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4 . 辛亥革命为实业发展开辟了道路。下表为1894年和1913年中外产业结构的数据,对数据信息解释有误的是
年代合计(万元)本国资本外国资本
(万元)(%)(万元)(%)
18948952.63519.139.360.7%
1913154095.630386.219.7123709.480.3%

A.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高潮
C.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条件
D.外国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条件
2019-11-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据资料统计,自1911年10月到1913年底全国共组织了58个妇女团体。1912年1月11日,上海《民立报》刊文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些现象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B.女性社会参与意识显著增强
C.中国民主革命群众基础广泛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普遍提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种是指外国。 下表所示是《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的统计情况(单位:次数)。据此可知,清政府(     
时间类别嘉庆朝(1796—1820年)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外洋”74141278
外国同义之“外洋”41925148

A.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D.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2022-12-23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
7 . 下表是据《清实录》记载和清朝户部记录所做的民数(人口数)统计。此时期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段起始数(万人)增加至(万人)年均增长率
乾隆六年至三十九年143412210310.2‰
乾隆四十年至五十九年26456313288.9‰
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十七年31328361698‰

A.社会矛盾缓和B.疆域开拓并巩固C.对外贸易发达D.农业经济繁荣
8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7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周末自测卷八
9 . 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年份19491950195119521953
建交国家109100

A.继续采取“一边倒”的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023-08-28更新 | 3590次组卷 | 3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浙江专用)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