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随堂练习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到1978年底,中央及省级报刊发表的真理标准讨论的文章有600多篇。这就形成了以理论界为主力,波及全国,影响各界,人人关注的讨论热潮。至关重要的是,从8月到11月,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和军区负责人先后表态,公开讲话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王令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年表

序号时间大事
11978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3198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4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2000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9200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2002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2010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22012中共十八大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2013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42017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2018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1)阅读材料一,指出出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热潮说明了什么?这场讨论有何意义?
(2)从材料二中选取至少两个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用所选取的史实阐述这个观点。
3 . 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690 年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战绩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2021-03-15更新 | 30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以后,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即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实现全国统一的重要时期。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古族地区和蒙古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材料二   清朝前期大事年表(部分)

1653年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荨号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13年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57年彻底击败准噶尔部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762年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材料三   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将一一个清晰完整的中国边疆展现在世界面前,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编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谭其骧的主要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并指出与唐朝相比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清朝版图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0-11-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7 . 阅读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做出了制度变革的尝试

1911年,……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根据上下文,将大事年表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2)找出上述年表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两组大事,并简述理由。
(3)该大事年表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什么特点?
8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外交、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大事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8年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摘编自《中国历史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说明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外交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不断扩大发展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的重大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9-10-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随堂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