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是1931—1936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统计表。表格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改变B.民族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C.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冲击D.国民政府财力与实力增强
2 . 【人口与经济】

2023316日第一财经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预算,当前我国低龄老人(60-69岁)总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1.5亿,从2022年开始,我国就进入到退休高峰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前朝相比,清代是中国人口剧增的时期。……据《东华录》记载,1651年(顺治八年)全国丁男之数是1000余万。其时,户籍以一户一丁计。若按户各五人推算,加上由于种种原因而隐瞒的人口,实际数字在6000万上下。到康熙时突破1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猛增到3亿以上:1834年(道光十四年)已经超过4亿。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6倍以上。同当时的生产力相比,其速度和数量都是惊人的。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我们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口因素是如何在改革中被转化成高速经济增长的呢?我讲三个故事,作为改革开放三个历史瞬间的代表。第一个是小岗村的故事。……家庭联产承包制赋予了农民自主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因此,一旦剩余劳动力显性化,需要转移的时候,体制条件便逐步与之适应。先是转移到更广义的农业即林牧副渔产业上,继而转到农村的非农产业即乡镇企业中,再进一步依次转移到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第二个故事——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及其讲话。在这些讲话中,他肯定了经济特区,肯定了市场经济,推动了对外开放。从此,沿海地区吸引了更多的制造业投资,吸纳了大规模地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这种重新配置在微观上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在宏观上提升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第三个故事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此我们就真正地逐步参与到世界经济分工体系之中,引进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利余劳动力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当中,通过贸易中取得了国际竞争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兑现了我们的人口红利。……直至2010年之前,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10%。如果查阅世界银行的各国数据会发现,这个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有这么快的增长速度,也找不出任何国家在任何其他时期有过出这样的经济增长表现。正是由于独特的人口转变阶段,与独特的改革开放举措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二元经济发展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昉教授在首届中国发展理论国家年会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清代人口数剧增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开放后人口因素是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今天中国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反映了我国1990~2010年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趋势。导致图中数据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西汉时期淄川国诸王世系、在位年数及王国领地等数据变化表(公元前164年一公元前9年)。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诸王世袭在位年数王国领地
刘贤11年28县
刘志24年28县
刘健20年11县
刘遗35年11县
刘修古28年7县
刘尚6年7县
刘横31年3县
刘交6年3县
刘永12年3县

A.县制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中央实现对地方垂直管理D.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各阶段人才流经战国七雄人次(单位:人)

            排序

阶段

1

2

3

4

5

6

7

流动总数

前期

魏7

齐6

赵5

秦5

韩4

楚3

燕0

30

中期

秦24

魏22

齐15

楚14

赵10

燕7

韩4

96

后期

秦17

赵15

魏5

燕5

楚3

齐2

韩1

48

(注:统计样本为国籍相对明确的战国人才,表中诸侯国后的数字为流入人数)
据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淡薄B.政治人才流动最频繁
C.侧面反映一国综合国力D.百家争鸣的政治反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学者统计,明清之际至清中叶以前,西方传教士与华人配合所创译的各类新名词,如果包括人名、地名、国家名称等在内,恐不下一千。其中,除人名、地名和部分宗教名词音译词占的比重较大外,学科名词则大多采用意译的办法,流传至今。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华文化发展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经世致用观念促进了科技传播D.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增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1920~1936年)(%)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合计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小工具、器材、半制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920

28.5

3.2

0.2

25.1

71.5

16.9

54.6

1930

26.9

3.7

1.9

21.3

73.1

17.3

55.8

1936

44.4

6.1

2.7

35.6

55.5

13.0

42.5

中国出口货物构成统计(1929~1936年)(%)

年份

豆饼

棉花

棉纱

桐油

猪鬃

钨砂

花生

1929~1931

3.6

12.1

14.8

5.5

2.9

2.9

2.7

1.1

5.0

0.8

0.3

2.2

1933

5.6

7.8

0.8

*

4.9

6.5

4.9

2.0

5.9

3.3

0.5

2.8

1934

6.7

4.5

1.3

*

2.8

5.8

4.9

2.8

5.6

2.6

1.1

2.2

1935

5.2

6.3

0.9

*

3.8

3.3

7.3

2.8

5.6

3.5

1.2

3.5

1936

4.4

5.2

1.1

0.3

4.0

1.7

10.3

3.5

5.9

3.8

1.3

1.6

——摘编自陈晋文《制度变迁与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贸易为例》

材料二   1995年~2005年间,WTO成员向我国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调查达到716件,我国己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一直以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源成本是支撑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所在,而目前中国外贸发展已逐渐进入了高成本时期,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的压力在逐步上升。我国出口贸易额的55%以上来自加工贸易,整体技术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大,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不平衡日益成为威胁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到过去10年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由10个增加到19个,向更高标准迈进,再到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合作工业园区项目,为46个国家创造39.2万个就业岗位……

——摘编自张太原 李俊峰 陈启清《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0~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特点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并说明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111月,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要求税收由国家财政部门征收,地方政府不许自行其是。1932年,邓子恢出任中央财政部长,他把统一财政当作“当头的重要工作”,指出:“只有把一切财政开支统一起来,……由中央作有计划的支配,才能把不必要的用款通通节省下去,拿去供给红军。”9月,财政部颁布训令:“各级政府必须按照中央颁布之财政条例,坚决执行。”他还要求各级财政部“必须尽量指导和帮助各种合作社组织……之建立与发展”。到19339月,据江西、福建两省17个县的统计,各种合作社共有1423个。

——摘编自苏俊才《中央苏区财经建设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19471月,党中央采纳了晋察冀中央局的建议,决定召开华北各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要求统一各区步调,克服本位主义,合用各区一切财经条件和资源。3月,会议正式开始。最后通过了《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综合报告》。报告强调:“要努力发展各种生产,奖励人民发家致富,在公营经济还不能大量发展并占有主要地位的时候,应该注意发展私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4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负责统筹管理华北各个解放区财政经济。19484月,华北各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华北各解放区除有部分地区仍在进行战争外,一般应以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19485月党中央决定取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

——摘编自薛暮桥《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央苏区和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调整的意义。
2022-11-23更新 | 26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新旧《唐书》列传人物统计:“门荫出身共177人以上,其中官至宰辅48人,占唐朝宰相总数369人的13%。如果以宪宗朝为界把唐分为前后期,前期门荫出身的宰相45人,占唐朝门荫出身宰相的90%以上。”由此可见,唐代门荫制度(     
A.弥补了科举制度的不足B.发挥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C.成为选拔官吏主要途径D.堵塞了平民入仕的渠道
10 . 如表:1979—1986年中国军工企业有关数据

如表反映这一时期我国
A.国内军品采购偏重于从国外进口
B.国防工业从备战状态向和平经济转变
C.民营企业大量参与国内军品生产
D.国内军工企业迅速打开国际军火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