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1918年

1924年

产生义和团这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期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第81期
A.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C.多方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
2023-11-13更新 | 24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
(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3-05-28更新 | 489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3 .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史事不同史籍对该史事的记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公子扶苏、中尉蒙恬死。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王死而胡亥立,杀其兄扶苏、中尉(蒙)恬。

——西汉竹简《赵正书》

A.历史研究需要多重验证B.相互矛盾的史料均不足为信
C.汉简相较史记更为可靠D.年代久远导致真相无法考证
4 . 历史上对秦始皇“坑儒”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曰: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察访查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令冬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之。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弩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

——卫宏(东汉)《诏定古文尚书序》

昭王曾孙政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班固《汉书·地理志》

从历史逻辑来看,留意于仁义之际的儒生与秦所奉行的法家治国理念并不兼容,秦帝国建立后,儒生集团与秦始皇龃龉不断,将“坑术士”理解为坑儒也更符合历史逻辑。

——白效咏《坑术士“新证”》

(1)“史料互证”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对比、交叉验证,以寻求历史事件的真相或更准确的解释。上述各则材料能否形成互证,证明“坑儒”的客观存在?
(2)“坑儒”说最早出现在两汉之际,到唐代影响极为广泛。试对此作出解释。
2024-05-14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京琉璃河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堇鼎,其上铭文大意为: “‘堇’奉燕侯之命,到都城向召公奉献食物,召公赏钱给堇,堇用这些钱铸造了该鼎。”此铭文佐证了《史记索隐》中记载: “召公奭受封于燕,但本人并没有去,他留在都城继续辅佐周王,派遣长子前往燕国。”这可说明(     
A.周初分封制度尚未完善B.《史记索隐》抄袭了堇鼎铭文
C.血缘宗法制度完全确立D.史料互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4-04-05更新 | 38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458次组卷 | 31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7 .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伊尹的历史叙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记述出处
商汤死后,伊尹继续为相。商汤之孙太甲即位后,暴虐无道。伊尹将太甲放逐,令其闭门思过。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来执政。《史记·殷本纪》
商相伊尹流放太甲后,篡权夺位,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并杀了伊尹,成功复位。《竹书纪年》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识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来证实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D.史学家解释历史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024-02-24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     
A.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B.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
C.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D.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