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8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后,小说家和诗人们大都怀着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开始寻找新的叙事资源。他们决心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写出歌颂英雄、歌颂时代、具有史诗意义的革命颂歌。如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孙犁的《风云初记》柳青的《铜墙铁壁》等。这些作品
A.逐渐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B.重构了国家集体化的记忆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塑造社会主义国家新风尚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梅林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中国的骚乱》一文,写道:“据我们所知,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图拿着武器扼杀欧洲的“文明和人道’,然而‘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却是大有文章的,无论如何是跟欧洲的文明和人道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材料中的“骚乱”指的是
A.义和团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民主革命浪潮
3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4 .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在说明
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2019-12-26更新 | 5129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皖江联盟2019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商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修撰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100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80万元以上,二品顶带安徽候补道徐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60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周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枢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编者注:绅商指既在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   中的张謇等人便是杰出代表。)

——据《光绪政要.实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
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辛亥革命爆发后,山东巡抚孙宝琦曾致电清内阁,阐述对时局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峰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
——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06-09更新 | 6292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II卷)
9 . 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
2003年人教大纲版
《中国古代史》目录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中国古代史》目录
1.1早期中华文明
1.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1.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
1.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表1                                                              表2
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多处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7-12-13更新 | 61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