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隋末唐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曾称:“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这一主张体现了(     
A.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B.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C.平等开明的民族意识D.边疆治理理念的革新
2 . 历史事件的分类与整理】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

14—18世纪部分历史事件简表

序号时间(年)历史事件
1380朱元璋下令废除宰相制度
1382朱棣设立特权监察机构“东厂”
1405郑和首次下西洋
1555倭寇进犯至南京城下
1684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9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9雍正时设立中枢秘书机构军机处
1757乾隆下令仅保留广东一处对外口岸
1757乾隆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贵族的叛乱

——以上材料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围绕“君主专制制度”或“对外交往”或“国家统一”等主题,从材料中提取三条与之相关联的信息(写出序号),自拟论题并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1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祭祀和纪念是古今中外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祭祀和纪念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

材料一   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一般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官员的祭祀对象、供品、服饰以及乐舞都有严格的规定。正如《礼记·祭统》所言:祭祀的意义就在于“见君臣之义”、“见贵贱之等气”、“见上下之际”。国家祭祀天地、宗庙必须要皇帝主祭,废除郡国祖庙。……自西汉王朝以来,祭孔进入国家祭祀的行列,至唐代成为“国之大祭”,列为国家祭祀要典。唐代开始还将祈雨的祭祀列入郊祭大典。在宋代,王朝政府往往通过赐额或赐号的仪式,把一些影响较大的民间祭祀神抵纳入国家祭祀系统。其它的民间祭祀被视为“淫祀”,而受到严格禁止。

——摘编白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确定的国家级纪念日

纪念日日期历史由来通过时间
抗战胜利纪念日93194592日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93019499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日20148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国家宪法日124中国现行宪法在1982124日正式实施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公祭日121319371213日日军攻陷南京20142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摘编自吴唯佳,程思佳,于涛方《中国国家祭祀及国家纪念地传统追溯初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国家祭祀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级纪念日的特点及意义。
2022-04-08更新 | 699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三)历史试题
5 . 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9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浮雕“胜利渡长江”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的历史背景。
(2)从碑文中所列的三个时段中任选一个时段,概述其革命历程。
要求:观点正确,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支的估算数(库平银)
收入
支出
田赋 25088000
漕粮 6562000
盐税(包括盐厘金税) 13659000
商品厘金税 12952000
关税(1893年) 21989000
地方关卡收入 1000000
对国内鸦片征收的税和厘金税 2229000
杂税、捐纳和“贡献”等 5500000
合计 88979000
中央政府行政费用、皇室津贴和满洲戍军军饷 19478000
海关行政费用 2478000
公共工程 1500000
现代化军队、沿海防 8000000
满洲防务 1848000
甘肃和中亚的民政和军务支出 4800000
北洋水师、南洋水师 10000000
铁路建设 500000
广西、贵州和云南三省拨款 1655000
各省行政费用、各省军队 36220000
偿还外国贷款的本利 2500000
合计 88979000

——费正清、刘广京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注:漕粮,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厘全,一种商业税。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粮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要求:提炼材料中的三条信息,并做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