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1 道试题
1 . 几名高中生在某博物馆的一处展区中,看到了英国走私鸦片的飞剪船、虎门销烟、《四洲志》的相关介绍。由此可知,该展区是为了纪念(     
A.徐继畬B.林则徐C.洪秀全D.康有为
2 .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在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秦统一后,进一步推广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刺史制
3 . 云梦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包含《田律》、《金布律》、《仓律》等。《金布律》详细规定了布帛的规格长八尺宽二尺五寸,钱十一当一布,此外还有损坏官物如何赔偿等内容;《仓律》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明确规定。这说明秦代(     
A.法律体系得以建立B.官营经济得到了发展
C.加强对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政策的开始
7日内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4 . 郑国曾于公元前706年派兵援齐国,帮助其击败了入侵齐国的北戎军队,而齐桓公更是凭借“尊王”和“攘夷”战略,为周王室和小国提供政治和安全保障。这本质上说明(     
A.分封制度逐渐瓦解的现实B.齐国取代郑国成为霸主
C.“尊王攘夷”受到普遍认同D.战争冲突促进民族交融
7日内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5 . 两汉实行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标准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东汉时,这一制度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九品中正制的雏形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这一演变显示了(     
A.选官制度走向成熟B.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
C.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加强集权政治的需要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6 . 六朝时期,政府采取了安置流亡人口、掳掠对峙政权的人口、奖励南渡人口等措施,同时向来被抑制的商业在这一时期被重视起来,采取了减免商税、开放对外双边贸易和海外贸易等政策。这些措施(     
A.说明六朝统治者以商治国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C.沉重打击了豪强士族势力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文献关于分封制的历史叙述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诗经·大雅》
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国语·鲁语上》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
A.体现王权专制的发展趋势B.凸显了西周统治疆域的辽阔
C.开始确立贵族的世袭特权D.体现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8 . 据史料记载,北宋建立后,地方政权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一路之中帅、漕、仓、宪四司并立,同掌军政、民政、财政、司法等权,规定“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民通签书实行。”这些做法(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杜绝了地方官员的徇私舞弊
C.旨在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荥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的政府多推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至唐朝,由于经历了隋朝的暴政和农民战争,社会经济凋敝,武德年间,全国户数不过300万,约当隋盛时的1/3。黄河下游地区更是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为恢复生产,唐政府推出了租庸调制。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每丁每年需要上交粟二石,称之为租。交纳绢、绵或者布、麻,称之为调。除此之外还需服徭役二十天,如果不服徭役的话,每丁可以交纳一定的数额的绢或布来代替,称之为庸。遇到特殊情况,如自然灾害等,租庸调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摘编自王晶《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之租庸调制》

材料二   建中元年正月,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正式颁布两税法,规定:“唯以资产为宗……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两税法以地税、户税为基础,把其他各种杂税吸收进来,统统以两税的形式来征收,其中明确规定租、庸、杂徭等全部省掉,不再另行征收。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固定的收税模式,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方式。政府征发徭役也以“和雇”为主,松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使农业的产业经营具有了选择的空间。

——摘编自张琦《浅析“两税法”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朝租庸调制建立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并简述两税法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荥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书、门下两省虽相互制衡,却往往意见相左,互相推诿。于是产生了中书与门下长官共同议事的制度和机构,即“政事堂”。政事堂初设,仅仅是宰相集体议事的一个场所,而后逐渐成为唐王朝最高决策机关。据此可知,政事堂的发展有利于(     
A.分割宰相权力B.体现近代民主议政
C.提高行政效率D.避免出现决策失误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荥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