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时方镇阙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用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其实质是
A.剥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B.防止分裂割据
C.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D.加强中央集权
2019-08-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2)
2 . 北宋实行文臣做地方官的制度,其主要积极意义是
A.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B.增强了官府的职能
C.能够防止武人割据重演
D.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019-08-09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2)
3 . 下列对分封制表述不准确的是
①受封者有王族、功臣两类
②受封者获得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③周武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
④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 . 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商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周文王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名
A.师、侯
B.卿士、王
C.相、伯
D.师、伯
2019-08-0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
5 . 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
②它用来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③宗法制度是分封制的基础
④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周礼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二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诸侯有何义务(不得摘抄材料原句);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
2019-08-0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
7 . 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提高诸王的政治地位
C.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土
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
2019-08-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8-26更新 | 333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同步练习
9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B.推恩令
C.夺取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2020-09-04更新 | 134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2)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2019-01-30更新 | 2192次组卷 | 55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