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15月,国家经委等部委下发《贯彻落实国务院扩权文件,巩固提高扩权工作的具体实施暂行办法》,强调政府各企业管理部门要在企业计划、产品销售、企业机构设置、减少企业额外负担等方面,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为企业改革创造好的条件,把应该扩大给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使各项改革能够同步配套进行。

——摘编自武国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4卷》

材料二   19882月,《国家体改委关于一九八八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指出:“深化企业改革方向,就是要解决全民所有制企业政企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把资产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交给企业,强化企业在经营上的责任,建立起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企业经营机制,逐步把企业推上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

——摘编自顾海良等《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第3卷》

材料三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实体。

——摘编自陈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5卷》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4-01-23更新 | 28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寒假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清史学派学者、哈佛大学汉学家及亚洲历史教授欧立德认为,清朝乾隆帝的最大成就是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他指出正是清朝将“中国”的定义从“中原地区”转变成“国家主权”的概念,由此在其编修的地理志突破了之前以山川为纲要、以中原为核心的九州书写体系,采用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这说明地理志的编写(     
A.服务于国家主权认同的需要B.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改革
3 . 金世宗即位后针对汉族人民的反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广告, 四川省宁江机床厂发出了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信息,迅速使该厂积压的机床成为畅销产品,变产销脱节为双方满意。由此可以看出(     
A.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国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企业的经营和市场意识有所增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5 . 下表所示为晋冀鲁豫边区对1937年和1942年的北岳区35个村各阶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调查统计结果。表中数据表明当地(     
阶级1937年1942年
地主3.61%2.51%
富农8.45%7.88%
中农40.57%47.47%
贫农35.71%33.94%
雇农4.82%2.41%
A.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B.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自耕农经济得到一定发展D.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6 . 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遵循“分散、隐蔽、靠山”的指导原则。很多三线企业坐落在交通不便、远离原材料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方。据此推知,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平衡地区经济发展B.调整国家工业布局
C.完善经济发展链条D.应对国际紧张局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为西汉初年修建长安城的有关记录,从汉惠帝修建长安城的时间安排可知,当时
A.没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恢复和发展农业
C.汉朝面临匈奴的严重威胁D.诸侯对中央威胁加重
2022-05-02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和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这表明咨议局的设立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探索中央集权体制改革
B.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C.实现由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转型
D.是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10 .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023-12-24更新 | 74次组卷 | 172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学科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