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近代思想家严复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受到光绪帝召见,不久后向皇帝上万言书,其中谈到欧洲历史,大略言:“欧洲国土,当我殷、周之间,希腊最盛,文物(文化)、政治皆彬彬(优异)矣。希腊中衰,乃有罗马。罗马者,汉之所谓大秦者也。庶几一统矣,继而……日尔(耳)曼诸种起而乘之,盖自是欧洲散为十余国焉,各立君长,种族(民族)相矜(争斗),互相砥砺,以胜为荣,以负为辱。盖其所争,不仅军旅疆场之间而止;自农工商贾至于文词学问……莫不如此。此所以始于相忌(忌惮),终以相成(成就),日就所将,至于近百年;其富强之效,遂有非余洲所可及者。”

——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钱基博卷》

(1)据材料概括严复对欧洲国家发展历程的基本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严复关于近代欧洲国家发展的观点。
2023-08-28更新 | 186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太祖朱元璋曾言:“商贾之士皆人民也。”明朝建立之初,他即实行恤商的新法,将税率降为三十分之一,下诏令官府采购应照时价公平给付。明初虽实行专卖政策,但比元代已大为放松,像盐这样的专卖品也与商家分利。商人可以贩粮到边境,领盐引回内地取盐。山(西)陕(西)、江淮等地商人纷纷奔走于各边镇,边地也随之繁荣起来。朱元璋认为“治国以教化为先”,鉴于商贾多不读书,特命儒士编书教之。随着恤商政策的实施,城市中的商人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带动下,元末遭到破坏的历代名城逐渐恢复。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娱乐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戏曲、说书等通俗文艺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简编》

(1)据材料概括明初恤商政策的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恤商政策的影响。
2023-08-28更新 | 2138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956—1957年,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译著中,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著作为主,但资本主义国家的著作数量增长很快。资本主义国家在华专家的人数和比重从1961年起逐渐增加,至1966年,日本和法国的专家人数居在华外国专家前两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三线建设缺乏专业人才B.科技交流摆脱冷战影响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开展
2023-08-28更新 | 337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2023-08-28更新 | 347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该情况应存在于(     

A.1841-1868年B.1868-1895年C.1895-1922年D.1922-1949年
2023-08-28更新 | 307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023-08-28更新 | 3518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436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     
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
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
2023-08-28更新 | 355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2023-08-28更新 | 402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
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
2023-08-28更新 | 391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