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8年粤汉铁路修筑权被美国合兴公司攫取,引起国人不满。后该公司违约把三分之二的股票出售给比利时,至1904年,修筑权已呈易人之势。对此,湘人“大动公愤,纷电政府疆吏,立持废约之议,自行筹办”,鄂、粤两省亦有此议。这反映出(     
A.保路运动广泛开展B.列强在华利益一致
C.民主革命思潮兴起D.民众救亡意识增强
2024-04-18更新 | 9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67次组卷 | 66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元宝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起了铅笔厂、筷子厂等企业。2012年,该村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昔日“光腚屯”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说明(       
A.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B.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C.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D.新型城镇化战略已全面实施
2024-01-22更新 | 67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上帝、山川之祭祀,而在宗教建设上汉承秦制,刘邦持续了诸秦王的工作。 武帝刘彻在宗教建设方面自觉性更强。 “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而汉武帝封禅所需的相关礼仪都记载在六经中,当时“唯有儒者熟习六经”,这成为儒家之机运。武帝刘彻时代,国家宗教与儒家结盟已成大势。这一过程中,国家是主动的一方,宗教需求是主要动机,前朝完成的国家统一,国土与行政的统一必须有精神的统一为基础。 而此时,董仲舒将自己对上天、天道的理解与《周易》的诠释完全相合,共同构成中国思想正统。

——摘编自谢遐龄《董仲舒:儒家与国家宗教始结盟》

材料二:明清鼎革之际,中国社会经历了“海徙山移”的历史巨变,士人们开始对传统帝制时代的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其中唐甄(1630—1704)以平等思想激烈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一位比较系统、全面地论述平等问题的思想家。 唐甄从人的自然生理角度论述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生存和发展是人天然的权利。 他又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人之生也,无不同也”。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建立新的君臣关系,批判社会贫富悬殊。在家庭伦理领域,唐甄提出“父母,一也;父之父母,母之父母,亦一也。 男女,一也;男之子,女之子,亦一也”,主张夫妇之间应该“敬且和”。

——摘编自梁靖《唐甄的平等思想及其特色》

材料三:1921 年,人民出版社曾出版15 种“马克思全书”、14 种“列宁全书”等共计59 种书籍,旨在“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除译介外,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来宣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满足于“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他们对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合”抱以期待。 为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实践中围绕“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建立民众与知识阶层团结一致的阵线。 1919年5月至1920年5月期间,国内各种报纸上登载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介文章约在110篇以上,其中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文章达95篇之多。 以《新青年》“俄罗斯研究”栏目为例,虽大多为译作,但内容涉及劳工联合、农业制度、经济政策、教育、妇女解放,文学文艺等众多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摘编自蒋含平、汪娜娜《从“学说”到“思潮”的知识演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甄平等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
2024-01-15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市场除洋布大宗之外,“(洋货)一切日用皆能体华人之心,仿华人之制,如药材、颜料、瓶盎、针纽、肥皂、灯烛、钟表、玩器,悉心讲求,贩运来华,虽僻陋市集,靡所不至”。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A.工业生产体系较为完整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冲击D.积极融入世界市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事件“今我朝罢丞相”成立“内阁”《永乐大典》司理监开始参与批红徽商许世积被朝廷赐“双寿承恩坊”
人物或作者明太祖明成祖明成祖明英宗明穆宗
时间138014021407年定稿始于14351449年期间1568
事件《本草纲目》引进甘薯《农政全书》《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的手工工场雇人生产《天工开物》
人物或作者李时珍陈振龙徐光启冯梦龙宋应星
时间1578年完稿159316071610始刊于1627初刊于1627

——白寿彝《中国通史》改编表


任选表中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方面,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2-01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A.奏折制度B.司礼监C.内阁制度D.军机处
2023-11-20更新 | 22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8 . 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     
出处记述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
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
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
2023-11-14更新 | 329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2年,日本侵入东沙群岛,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人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籍。其中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和陈寿彭翻译的《新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等中外文献,记录有“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中国渔民为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纷纷提供证据。最终迫使日本归还东沙群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的侵略行为受到有效遏制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传统文献的国防价值备受重视D.清廷边疆危机空前严峻
2023-10-28更新 | 416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元和二年(807年)秋,唐朝藩镇剑南东川治理下的部分州府的税负情况(参考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据材料可知,该税法(     
州名元和二年秋税数(贯)元和年间当州户数(户)平均税率(贯)
陵州24606198512.21
合州346228921.57
绵州3809371486.2
A.减轻了纳税农民负担B.进一步简化了纳税程序
C.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D.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
2023-10-20更新 | 35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