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胡锦涛同志在农村考察时曾说“我要明确告诉乡亲们,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管理体制,是党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我国长期实行这一改革措施的主要依据是 (     
A.农民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互助合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农民获得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2023-05-2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中国面临“数千年末有之变局”。对此,中华民族的反思与应对包括(     
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清朝统治②自强求富,兴办洋务
③反抗侵略,维新变法             ④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3-05-29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道路,苦难辉煌、跌宕起伏。百年光辉历史铬记着中国共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一路走来的千辛万苦,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一往无前的千难万险,也铬记着中国共产党人为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所经历的千锤百炼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最为宝贵的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如下图,对党白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①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②规定革命胜利后把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C.③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④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023-05-28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2023-05-2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东汉末年,察举为门阀士族所操纵,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间舆论,使察举渐趋腐败。另外,天下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官府无法考察乡间的批评,察举无法进行。所以在公元220年,曹丕接受了宰相陈群的建议,实行了一项新的选官制度,下列选项和新选官制度相关的是 (     
A.委中正(栓)铨第等级,凭之授受
B.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
C.刘得仁出入考场三十年,竞无所成
D.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2023-05-28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①1950年至1952年全国土地改革,实行土地公有制
②“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信任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国防力量,还改善了工业布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 . 有学者说,直到清朝,蒙古、西藏、回部各藩部才真正实现了“内化”或“中国化”。这种说法是从华夏王朝的角度考虑的,以华夏为“内”和“中国”。如果从文明融合的角度来说,清朝实现了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全国一盘棋”,第一次对草原实现了中央政权的直接管理。清朝时期能够实现草与禾“全国一盘棋”的条件有(     
①农耕经济向边疆地区发展       ②在中央和地方设机构对边疆地区直接管辖
③平定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④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汉代织锦护臂,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织锦为面料,边上用白绢镶边,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汉代高超的织锦技术②“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③有一定的天文研究价值       ④带有“天人感应”色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3-05-2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武帝到东汉中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和帝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A.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B.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D.赋是汉代的官方文学
2023-04-06更新 | 159次组卷 | 7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他将中国降为万国之一;对西方各国基本上不用“夷”字。甚至对于鸦片战争的肇事者英国,也不称英夷,而是称为英吉利。此外,他还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说明徐继畬(     
①对世界的认知较为客观       ②极力推崇西方文化
③摒弃了传统的“华夷”观   ④是近代中国能够正确地看待世界的“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3-27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