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朝文风讲究声律词藻,北朝文风质朴、宜于实用。北魏中期后,南方文学逐渐在北方传播。北齐、北周时,北方作家多以南方作家为楷模,出现了以南方文学为主流的现象。这一现象可用于证明(    
A.南北民族交融的情形B.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C.南方统一北方的趋势D.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撰修淡化了春秋笔法,通过一些细微小事铺叙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有较鲜明的文学性。这反映出当时(     
A.文学日益世俗化的发展趋势B.重视记忆传承的史学传统形成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冲击D.士族重视扩大家族社会影响力
3 . 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 (     
A.北方经济逐步萎缩B.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商业活动打破限制
2023-03-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传撰修淡化了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而逐渐通过一些细微小事的铺叙来描写家族人物事迹,宣扬祖先容止风度,弘扬先祖德行功业,且选材鲜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丰满。这反映出当时(     
A.文学世俗化的趋势B.士族注重扩大家族影响力
C.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史学研究注重记忆的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确保了南北方录取比例一致B.制约了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顺应了文化中心南移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查阅的资料(     
项目内容
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
联合斗争十六国时期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政府。
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在和平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
据表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B.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C.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D.文明在和平交流中演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元朝曾一度不行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汉人、南人考试内容较蒙古人、色目人难度大。后来此种现象逐渐改变,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进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汉人为妻。这说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政府放弃民族歧视政策
C.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D.民族矛盾得到极大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是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分配表。根据此图,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地方分权的趋势日益明显B.税收种类逐渐侧重于人头税
C.地方藩镇已完全失去控制D.两税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2023-03-03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面是 1970—2010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从北魏到金朝对“中国”概念认知的变化。这反映出(   
北魏推出“脱夷统华”理论。
后唐、后晋、后汉沙陀人以“政治正统”观念进行正统建构。
契丹人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大辽中国”的说法。
金朝宣称“我本中国”。
A.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B.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发展演进
C.民族交融促进了国家的统一D.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