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8次组卷 | 57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92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古代神话传说中,三皇中的伏羲氏,是他母亲华胥氏踩到特大脚印生下来的;神农氏是“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五帝中黄帝的母亲“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尧帝则是庆都感赤龙而生的。这种古代圣人出身不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现象,一般出现在(     
A.原始人群时期B.母系氏族社会C.父系氏族社会D.“万邦”时代
5 . 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朝代变迁示意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由分裂走向了统一B.同源共祖的意识萌发
C.南北政权始终对峙D.各民族间矛盾的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2023-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329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
C.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2023-11-23更新 | 157次组卷 | 96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B.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C.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D.适当地放松人身控制
2023-11-21更新 | 70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公主岭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秦人在蜀地南部进入西南地区时,“通五尺道”,并在五尺道上“置吏焉”,邛、筰“通为郡县”。五尺道的经略对秦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保留了考古遗存利于史学研究B.开通了西南地区的“丝绸之路”
C.推动西南地区聚落的快速发展D.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开边统辖
2023-11-20更新 | 18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