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98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视察广州、深圳等地的电子企业后,提出中国要投资电子工业的基础建设,“搞这些大的基础项目,准备改变过去那种分配制的办法,采取投标和招标的办法”,允许“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的竞争”。该主张体现了(       
A.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D.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50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西南军区欢迎参加全国英模代表会议代表归来的晚会上指出,美帝国主义不单是侵略朝鲜,还想侵略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想侵略正在谋求解放中的亚洲人民,我们要站起来不倒下去,就要加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旨在强调(       
A.加强亚洲国家团结B.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性
C.抗美援朝的必要性D.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如图是刊登在1909年《图画日报》上的系列寓意画。

该系列寓意画反映了(     
A.国人振兴经济救国强国的愿望B.一战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
C.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益加深D.清政府解决财政危机的信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明令废止旧历,以阳历为“国历”,将旧历节日“改用国历月日计算”。然而,阳历节日只有机关学校“遵依中央,放假休憩”,旧历节日期间,街市仍分外热闹,乡下百姓更表示“头可杀,旧年非过不可”。这体现出(       
A.科学知识与迷信观念的博弈B.城市新风与乡村旧俗的对立
C.工业文明与农耕社会的碰撞D.政府政策与民间传统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干政现象很多,造成当时政治局面的黑暗。进入魏晋以后,这类现象明显减少,外戚影响力依然存在,但在效力、持续时间上都远不如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B.专制皇权的逐渐弱化
C.儒学士人的持续斗争D.监察制度的有效制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B.《肘后备急方》C.《齐民要术》D.《梦溪笔谈》
7日内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十六国时期前赵统治者刘渊曾研习《易》《尚书》《毛诗》,尤好《左氏春秋》。后赵创立者石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迁徙(     )
A.促进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
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D.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汉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传说黄帝时期有人“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支)”,以“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夏朝后期有很多王以日干为名;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干支象形,商王也多用天干为代号。这说明(       
A.先秦时期对天文星象有初步认知B.古代君主重视记录物候气象变迁
C.中国传统纪年法的发展一脉相承D.生肖与星座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碳化稻粒D.彩陶残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指出:“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被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到魏晋南北朝时,其地位几已成为‘变相的封建,……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体制的渐趋瓦解B.以官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政治清明
C.封建割据势力的日益膨胀D.门阀政治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